2015年天津市高考历史试卷解析版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4分)“其制两柄上弯,高可三尺…其所盛种粒,各下通足窍,仍旁挟两辕,可容一牛,用一人牵,傍一人执耧,且行且摇,种乃自下。”这段话描述的农具是()A.B.C.D.【考点】22: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工具.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发达的农业﹣生产工具变革(耧车).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对各个朝代生产工具的掌握。【解答】由材料内容“其所盛种粒,各下通足窍,仍旁挟两辕,可容一牛,用一人牵,傍一人执耧,且行且摇,种乃自下”可知,该工具为播种工具,A项所示图片为耦犁,其为翻土工具,故A项错误。B项所示图片为耧车,其为西汉时期发明的播种工具,故B项正确。C项所示为曹魏时期翻车的模型,其为灌溉工具,故C项错误。D项所示为隋唐时期江东地区出现的翻土工具曲辕犁,故D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对各个朝代生产工具的掌握。还需各种生产工具的出现的时间和功能。2.(4分)秦汉时期设立了朝议制度,凡遇军国大事,皇帝往往“下其议”于群臣,议定的结果,通常由宰相领衔上奏,最后必须经皇帝裁决,方能施行。这一制度()A.表明军国大事最终由朝臣议定B.反映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C.起到了限制、监督皇权的作用D.有利于皇帝决策时集思广益【考点】19:朝议制度.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本题考查秦朝中央集权制度﹣朝议制度。考查朝仪制度的决策方式和作用,学生解读题干材料、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解答】由材料内容“最后必须经皇帝裁决,方能施行”可知军国大事最终是由皇帝裁决的,而不是由朝臣决定,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皇权和相权的矛盾,故B项错误。群臣的议政并不能起到限制皇权的作用,故C项错误。通过材料可知,群臣议政起到了集思广益的作用,使皇帝在作出最终决策时能够更加科学,故D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秦朝朝议制度的相关知识。本题的解题关键是正确解读材料内容,获取有效信息,作出判断。教材中对朝议制度涉及的内容较少,需要在课外去了解朝议制度的有关知识。3.(4分)维多里诺是14~15世纪意大利的教育家。他奉行“身心发展并重”的教育理想,注重发展学生个性,重视骑马、剑术、跳舞、游泳等方面的能力培养。他还要求学生研读古罗马作品和基督教作品,视之为道德教育重要内容。这反映出()A.人文主义的教育理念B.宗教制约着教育发展C.教育摆脱了宗教束缚D.文艺复兴尚未影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