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讲义引言【“史纲”在考研政治试卷中的地位】考纲规定约14分,实际分值是20分,与“毛中特”既有分工,又有合作。从2010年以来四年的试卷分析,考生复习时应将“史纲”、“毛中特”归并为一个大学科,在试卷中占44分。【“史纲”与“毛中特”的关系】这两门课在内容上有相当多的交叉,但这两门课的定位是不同的。“毛中特”是要(横向地)展开地论述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贯穿始终的是“论”;而“史纲”则是要用历史事实和历史过程(纵向地)阐明中国近现代的基本问题和相关的理论观点,贯穿始终的是史及史与论的结合(包括历史意义、经验教训等)。从复习的角度,“史纲”是“毛中特”的基础。【“史纲”的目标及基本框架】本课程的主要目的在于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怎样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怎样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即“两个了解,三个选择”。本课程主要讲授中国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即“两项历史任务”)的历史。包括中国自1840年以来直至现在的历史时期。一般把1840—1949年的历史称为近代史,包括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49年以后的历史称作现代史,包括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开放时期。时期第1—3章第4—7章第8章第9章第10章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新民主主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任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建设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改革开放【考点线索】1.以史实为基础,把握基本历史线索与史实。2.注重理论,做到史论结合。3.联系现实,特别要注意学科知识点与形势政策之间的联系。【讲义说明】根据知识点转为考点的概率大小,本讲义将考试大纲列出的“史纲”114个“知识点”分为三个等级。由低到高,依次为“简单了解*”、“一般识记**”、“重点掌握***”。“简单了解*”—————基本上不会成为考点的知识点。“一般识记**”————多以选择题形式出现的知识点。“重点掌握***”————除了选择题外,也是分析题经常出没的知识点。1840191919491956197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讲义2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主要内容】本章主要讲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对中国的殖民入侵,使中国由一个独立的封建社会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以及由此导致的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的斗争和民族意识的觉醒。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产生了新的社会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考情分析】本章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