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磁表面存储器5.3.1存储原理与技术指标1.读写原理存储介质:磁层读/写部件:磁头(1)写入在磁头线圈中加入磁化电流(写电流),并使磁层移动,在磁层上形成连续的小段磁化区域(位单元)。(2)读出磁头线圈中不加电流,磁层移动。当位单元的转变区经过磁头下方时,在线圈两端产生感应电势。读出信号磁通变化的区域2.技术指标道密度:(1)记录密度(2)存储容量位密度:单位长度内的磁道数。磁道上单位长度内的二进制代码数。非格式化容量:格式化容量:总位数用位密度计算。有效位数用扇区內的数据块长度计算。(3)速度指标平均存取时间带:平均等待时间盘:平均定位、平均旋转时间衡量查找速度ms数据传输率衡量读/写速度b/s、B/s5.3.2磁记录方式1.定义写电流波形的组成方式。解决提高可靠性:增大写波幅度,以提高读出信号幅度。内同步,即能从自身读出信号序列中提取同步信号,以区分位单元。提高记录密度减少转变区数目,使位单元长度缩短。具有自同步能力,使位单元长度缩短。2.实用记录方式的特点与应用(1)不归零-1制(NRZ1)写1时电流变,写0时电流不变。001101I0t转变区少,无自同步能力。用于早期低速磁带机。(2)调相制(PE)I0t001101写1时电流正跳变,写0时电流负跳变。转变区多,有自同步能力。用于常规磁带机。(3)调频制(FM)I0t001101写1时电流变二次,写0时电流变一次。转变区多,有自同步能力。用于早期磁盘。(3)调频制(FM)I0t001101写1时位单元中间电流变,相邻的0交界处电流变。转变区少,有自同步能力。用于磁盘。(4)改进型调频制(MFM)I0t001101可压缩位单元长度:I0t001101(5)群码制(GCR)记录码中连续的0不超过2个;记录码按NRZ1方式写入。转变区少,有自同步能力。用于数据流磁带机。5.3.3磁盘存储器适用于调用较频繁的场合,常作为主存的直接后援。磁盘磁盘控制器磁盘驱动器+接口磁盘适配器盘片、磁头定位系统、传动系统1.组成(1)软盘信息分布与寻址信息1)信息分布盘片:单片,双面记录。磁道:盘片旋转一周,磁头的作用区域。扇区:磁道上长度相同的区段。存放数据块。各道容量相同,各道位密度不同,内圈位密度最高。非格式化容量=内圈位密度×内圈周长×道数/面×面数驱动器号、磁头号、磁道号、扇区号、扇区数2)寻址信息盘组:多个盘片,双面记录。各记录面上相同序号的磁道构成一圆柱面。圆柱面:扇区(定长记录格式)格式化容量=字节数/扇区×扇区数/道×道数/面×面数(2)硬盘信息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