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圈與自然界的主要生態系統•生物圈一、陸生生態系統1.天然生態系統(1)森林生態系統(2)草原生態系統(3)荒漠生態系統(4)凍原極地生態系統2.人工生態系統(1)都市生態系統(2)農田生態系統(3)人氣候氣室生態系統(4)水庫生態系統二、水生生態系統1.淡水生態系統:(1)流水生態系統(2)靜水生態系統2.海洋生態系統:(1)海岸生態系統(2)淺海生態系統3.遠洋生態系統海洋生物之多樣性及保育•就生物多樣性﹝Biodiversity﹞而言,很少人了解海洋生物多樣性其實遠比陸地上的來的更為豐富珍貴。•如目前所發現的34個動物門中,海洋其實就佔了33個門,而且其中有15個門的動物只能生活在海洋的環境,包括這幾年才在龍蝦觸鬚上找到的環口動物門。•相反的,34個動物門裏只有13個門可以棲居陸地。•豐富多樣化的海洋生物不但提供人類食物、醫藥與休憩等多功能的需求,也藉由保證海岸、分解廢棄物、調節氣候、提供新鮮空氣等等,成為地球上最大的生命維生系統。生態體系的破壞生態體系的破壞•自然資源極為脆弱,一旦遭到毀損,則極難恢復,甚至形成永久性的傷害•生態系的破壞,常使得整個生物相亦隨之改變,造成物種之滅絕或減少,導致經濟上及科學上無可彌補的損失•就如西方保育學者常呼籲,保護棲息地要比保護個別稀有種更為重要。生態系的變化生態系的變化1.起源於生物性的變化;如病蟲害、傳染病、生物鏈之能量流動受阻、物質循環中斷等現象。2.起源於非生物成分的變化;如環境的因子、氣候變遷、沙塵暴、沙漠化、地震與海嘯、土壤問題、土石流、地層下陷、自然災害﹝如火山爆發、火災、洪水等﹞都會引影響生物之棲息性,以及其分佈和活動。生態系遭受強力的環境變異干擾,可改變其面貌。3.人為的因素;如人口的問題、環境污染、棲息地被破壞、人為獵殺等。海岸的危機•陸地與海洋的交界,涵養了無數豐富的生物,在地球生態體系佔有極重要的地位。•因為政府及人民普遍對生態的忽視,工業、財團、垃圾、廢水、養殖業快速進駐海岸,造成海水污染、濕地消退、海岸侵蝕、地層下陷、海水倒灌海岸就……快要死亡。•台灣原本的海洋生物甚為豐富,但卻被我們在這短短的卅、四十年裏,重經濟輕環保、重陸域輕海洋,肆意地掠奪及到處污染和破壞下給逐漸葬送掉了。•近年來,學者們企圖從地理、生態、開發、政策,全面解剖台灣海岸危機,全力搶救美麗海岸。海洋生態系遭受破壞的原因﹝一﹞人為因素•海洋生物多樣性及全球之漁產量早已在迅速衰退,惟印度洋區因開發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