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经济常识》《经济常识》第一课练习题•1、某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会导致(单)•A、该企业单位商品价值量降低•B、同一时间劳动形成的价值总量增加•C、同一时间劳动形成的价值总量不变•D、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B•2、商品的价值量同劳动生产率成反比,这是指(单)•A、某个商品生产者的劳动生产率越高,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价值总量越大•B、某个商品生产者的劳动生产率越高,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就越小•C、生产某种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越高,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就越小•D、生产某种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越高,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价值总量越小•(C)•3、“等价交换是在不等价交换中实现的”。这句话是(单)•A、错误的,因为等价交换是商品交换的基础•B、正确的,因为等价交换是在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中实现的•C、错误的,因为不等价交换违背了价值规律•D、正确的,因为等价交换是理论上的假设,实际中是不可能的•(B)•4、价值规律要求的等价交换是指(不)•A、每一次的交换过程都是等价交换•B、等价交换的实现有赖于价格依据供求变化围绕价值上下波动•C、等价交换应当理解为商品交换过程中的总的趋势•D、在商品交换过程中,绝大多数是等价交换,只有少数是不等价交换•(BC)•5、2000年10月起,在国务院的统一布置下,我国先后持续开展了“中国质量万里行”、“百城万店无假货”、“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等一系列活动,打击假冒伪劣产品,提高产品质量。•运用经济常识有关知识说明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中提高产品质量的意义。(简)•5、答:(1)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商品生产者重视商品质量,才能实现商品的价值。•(2)消费者购买商品是为了获得商品的使用价值。提高产品质量,有利于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3)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提高产品质量,才能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要,提高人民生活水平。•6、辨析:国家增发货币有利于扩大内需,启动市场,但会影响人民生活水平。•(1)认为国家增加货币供应量有利于启动国内市场,扩大内需是正确的。•(2)增加货币供应量是否会影响人民生活水平,要具体分析。过渡增加货币供应量,出现通货膨胀,引起物价上涨,会影响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在当前买方市场形成、有效需求不足的条件下,实施积极的货币政策,适度增加货币供应量,不会影响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从长远看,扩大内需会促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