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清六检测内容:期末综合检测二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1.航摄照片显示:长城与大运河像一个“人”字书写在华夏大地上,它们是中华文明两个标志性的成果。大运河在历史上的主要作用是()A.满足了隋炀帝游江都的愿望B.实现了南水北调C.大大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D.利于对南方少数民族的战争2.唐太宗在长安居住的宫殿很潮湿,很容易让他的气喘病复发,臣下奏请在宫中建个暖阁让他居住。唐太宗说:“破土兴工,花费很多,当年汉文帝将起露台,因惜十家之产而作罢。我功德不及汉文帝,更不可浪费民力。”这说明唐太宗()A.不听取意见B.戒奢从俭C国力贫弱CB3.(2016·潍坊)史学家吕思勉说:“进士科是始于隋的,其初尚系试策,不知什么时候改试了诗赋,唐时,进士科虽亦兼试经义及策,然所重的是诗赋。”这一变化导致了()A.隋朝短命而亡B.唐诗繁盛辉煌C.市民文化兴起D.科学技术发展4.农村稳则社会安,农民富则国家盛,农业丰则基础强,而农业的根本出路则在科技创新。唐朝时创制的农业生产工具是()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BD5.有一首歌这样唱道:“……不知今宵是何时的云烟,也不知今夕是何时的睡莲,只愿能够化作唐宋诗篇。”那么“唐宋诗篇”中,以诗歌再现唐朝由盛而衰历史的诗人是()A.李白B.杜甫C.白居易D.李商隐6.宋太祖说:“五代方镇残虐,民受其祸。朕今用儒臣干事者百余人,分治大藩,纵皆贪浊,亦未及武臣十之一也。”这里反映出宋初的一个基本国策是()A.重文轻武B.强干弱枝C.重内轻外D.冗官冗费7.宋太祖赵匡胤曾非常豪迈地咏诗说:“未离海底千山黑,月到中天万国明。”似乎是气魄很大,但是北宋并没有完全实现国家的统一。北宋时期,与其并立的少数民族政权有()①西夏②辽③金④蒙古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D.③④BAB8.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相互融合,取长补短,共同发展。下列有关少数民族与汉族关系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唐朝时,吐蕃与唐朝已经“和同为一家”了B.蒙古族和满族都曾建立过统一全国的政权C.灭亡北宋的是蒙古族建立的元朝D.为了防范蒙古骑兵南下侵扰,明朝修筑长城9.(2016·临夏州)图为我国古代的“瓦舍”,取“来时瓦舍,去时瓦解”之意。它的出现反映了()A.隋唐科举制发展B.唐朝民族关系和谐C.宋代市民文化丰富D.明清工商业繁荣CC10.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的科技成就是()A.蔡伦改进造纸术B.华佗制成“麻沸散”C.雕版印刷术的发明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