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现代成本核算方法本章考核要求:1.记忆作业成本法的基本概念;2.理解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3.记忆质量成本的特点、内容;4.理解最佳质量成本水平的确定;5.理解产品生命周期成本的意义及其核算方法。第一节作业成本一、作业成本的产生(一)作业成本的基本原理作业成本法,简称ABC,指以各作业为核算对象,通过作业中心成本库归集成本,产品完工时再按照各作业中心的成本驱动因素确定各自的分配率,将归集的成本分配计入产品成本的方法。作业成本法产生的客观因素有:(1)成本结构变化对成本核算的影响;(2)产品多样化对成本核算的影响。二、作业成本的基本原理和内容(一)作业与作业成本作业是指企业为了达到其生产经营的目标所进行的与产品相关或对产品有影响的各项具体活动。作业成本是指产品消耗的作业所发生的成本和费用。(二)作业成本核算的基本原理作业成本法并非成本计算程序的重新设计,而是间接成本归集和分配方式的改变,由传统的以产品为中心分配成本转移到以作业为中心的成本积累及分配上来。传统的成本计算法下,制造费用的分配通常分为两个步骤,首先制造费用以生产部门归集,然后将各生产部门的制造费用分配于产品。作业成本的思路是:产品生产要耗费作业,而作业活动需耗费资源。由此资源成本构成作业成本,作业成本应分配于产品。作业成本核算中成本耗用的分配重点在间接费用上。(三)作业成本核算的内容1.作业调研2.作业认定3.成本归集作业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如下:(1)在作业分析的基础上、确认作业、主要作业,划分作业中心,以作业中心为成本库归集费用。(2)将各作业成本库归集的成本分配计入最终产品或劳务上,计算产品或劳务成本。三、作业成本控制作业成本控制是以作业为基础控制产品成本的方法。实施作业成本控制的作用有:1.有利于成本控制的精确化和科学化;2.有利于分清各作业中心的责任;3.有利于加强成本控制;4.有利于企业总目标的实现;5.有利于打破集权型的经济管理体制。第二节质量成本一、质量成本的概念与构成(一)质量与质量成本的概念产品质量通常是指产品满足消费者使用要求的程度,产品优劣的等级等,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较多,具体表现于产品功能的许多方面,但从整体来说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设计质量和符合质量。质量成本是指企业为了保证和提高产品或服务质量而支出的一切费用,以及因未达到产品质量标准,不能满足客户需要而产生的一切损失。(二)质量成本内容质量成本支出包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