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科技名著李时珍宋应星徐光启《本草纲目》《天工开物》《农政全书》明长城和北京城明长城:东起辽东、西至嘉峪关北京城:由宫城、皇城、内城和外城组成小说和戏剧小说罗贯中:《三国演义》施耐庵:《水浒传》吴承恩:《西游记》戏剧:汤显祖《牡丹亭》“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复习反馈:明朝曾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然而,种种社会矛盾,使它逐步走向衰亡。明朝是如何衰败的?又是怎样被农民起义推翻的?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探究明朝的灭亡。第17课明朝的灭亡一、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阅读书本P84内容,结合材料一,请归纳明朝政治腐败的表现。材料一明朝中后期皇帝一览表1.政治腐败表现:①皇帝:②皇室内部:③大臣们:一、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明神宗东林党争沉迷享乐,疏于朝政;勾心斗角,纷争不已;结党营私,争权夺利。阅读书本P85内容,请归纳明朝社会动荡的表现。一、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2.社会动荡一、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表现:①朝政的混乱,造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法纪松弛,各级____________,对民众百般盘剥。②皇室贵族、宦官、官僚、地主等疯狂_________,肆意侵占民田,致使________________。明代《流民图》局部中央对社会的控制力不断下降官吏贪赃枉法兼并土地大量农民流离失所明神宗时期南京一带有的富豪之家占地7万顷明熹宗时期一次赐给瑞王、惠王、桂王田地每人以万计,魏忠贤占地万顷以上明崇祯时期云南沐氏占地万顷以上,占云南耕地的1/3材料一明《流民图》(局部)材料二问题探究1:概述材料一与材料二之间的关系?提示:皇室贵族、宦官、官僚、地主等疯狂兼并土地,肆意侵占民田,致使大量农民流离失所。越来越多的农民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成为无家可归、无田可种的流民。社会矛盾也愈发激烈。思考2.“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是因果关系,明朝中后期的政治腐败造成了社会动荡,人民生活流离失所,社会矛盾尖锐。答:由于天灾人祸,受灾的农民先是以山间的蓬草和树皮充饥,而后只能吃石块,生活条件极其恶劣。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下面是史书记载的1628年陕西北部遭受旱灾后的情形:民争采山间蓬草而食……至十月以后而蓬尽矣,则剥树皮而食……殆年终而树皮又尽矣,则又掘山中石块而食。——《陕西通志》卷八六材料中当时受灾的农民处在什么样的状况下?陕西北部连年大旱,庄稼颗粒无收,饥民遍野,官府不顾民众死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