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九风物特产与旅游一、教学要求1.了解烹饪、酒、茶、中草药和民间工艺的起源和发展2.熟悉各类风物特产的定义、分类和特点3.掌握各种风物特产的品鉴方法,掌握民间工艺的精髓二、教学重点各风物特产的分类、功能,主要菜系的分布及特色,陶瓷、雕刻、漆器、刺绣等民间工艺的技法三、教学难点酒、茶的品鉴方法四、课时安排本主题安排7学时。五、教学内容任务一烹饪文化知识学习目标1.了解烹饪的起源和发展。2.了解菜系的定义和划分。3.了解主要菜系各自的特色。4.菜肴的鉴赏。知识导入有人说:“中国的文化是吃出来的。”仔细想想这话还真的有些道理,世界上可能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或是民族比中国人更加重视“吃”这件事。中国人所谓的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哪一件不是和吃有关?还有句老话“民以食为天”,吃是天大的事,自然得重视。甚至中国人把权利的争夺也和吃挂上钩,称之为“问鼎”,什么是“鼎”?不就是烧饭的锅嘛。之所以如此,和我们长期处于的农业社会经济有关系。搞农业,种庄稼,讲究的是“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等待的日子何其漫长,更何况还有水灾、旱灾、虫灾、人灾,防不胜防。所以以农业为根本的民族就会有一种忧患意识,所谓“手有余粮,心中不慌”。因为重视所以才有发展,中国餐饮菜肴花式的繁复、食材取用的广泛、烹饪方式的多样、餐饮器具的精良堪称世界之冠。主食上有“南米北面”,口味上讲究“东辣西酸,南甜北咸”,烹饪方式上“煎、炒、烹、炸”等二十八法一应俱全,食材的选择有天上飞的、陆上跑的、水里游的无不可入菜。漫长的中国烹饪发展史、繁复的烹饪体系以及与之相关衍生出来的习俗、礼仪、逸事,构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食”文化。作为一种文化,中国烹饪是中华民族的一份宝贵、丰厚的遗产。在当今世界上,中国烹饪、法国烹饪和土耳其烹饪被认为是东方、西方和阿拉伯三大烹饪流派的代表并称为世界烹饪的三大风味体系。中国烹饪由于历史最悠久、特色最鲜明、文化内涵最为博大精深、使用人口最多等特点而在全世界首屈一指。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早就说过:“昔者中西未通市以前,西人只知烹调一道,法国为世界之冠;及一尝中国之味,莫不以中国为冠矣。”中国烹饪饱蕴着中华民族特有的优选用料、精细加工、讲究火候、讲求风味、合理膳食五大特色。中国风味菜肴的独特标准,可以概括为色、形、香、味、滋(食品的质感)、养(食品的营养)6个字。其中又以味为核心、以养为目的,构成中国烹饪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