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学习目标1.了解安史之乱爆发的背景和原因。2.了解黄巢起义和唐朝灭亡的基本史实。3.掌握五代十国形成的原因和特点。荔枝是岭南水果,但保鲜时间很短,杨贵妃非常爱吃。唐玄宗不惜跑死很多的人和马来运荔枝。于是就有了唐朝诗人杜牧的千古名句“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唐玄宗如此宠爱杨贵妃会给唐朝带来什么影响,又带来了什么样的后果?情境导入唐朝伎乐图唐玄宗和杨贵妃安于享乐,不理政事,荒废朝政。高力士在唐玄宗(大唐王朝的第六位皇帝)统治期间,其地位达到顶点宦官专权第一阶段批阅奏折别以为你是当朝宰相,你呈上来的奏折还得让我批准呢!李辅国安史之乱,唐玄宗逃往蜀地。李辅国劝说太子李亨(肃宗)在灵武即位,所以深得肃宗信任。当时宰相和百官除日常朝见外,奏事必须经由辅国才能面见皇帝。宦官专权第二阶段掌握禁军大家都内里坐,外事全凭老奴处置皇帝老儿,咱俩到底谁听谁的,嗯?!唐末宦官宦官专权第三阶段掌握皇帝生杀予夺大权你这混帐东西,别看你是皇帝,我要你死,你就活不了!从唐穆宗(唐朝第十二位皇帝)以后,唐朝的皇帝都是由宦官拥立的。这样一来,宦官的权力就更大了,连皇帝的命运都掌握在他们的手里,还有谁敢跟他们作对呢?1.开元末年以后,唐玄宗追求享乐,任人唯亲,朝政日益腐败。2.社会上的各种矛盾越来越尖锐,边疆形势也日益紧张。3.各地的节度使(原为军事统领,后成为地方最高军政长官)逐渐集军权、行政权和财权于一身,势力膨胀。中央与地方的的力量对比失去平衡,形成外重内轻的局面。4.边将安禄山一身兼任范阳等三地的节度使,担负东北地区防御重任,逐渐扩张势力。1.安史之乱的背景一、安史之乱755年,安禄山借口朝廷出现奸臣,和部将史思明一起发动叛乱,史称“安史之乱”。763年被平定。2.安史之乱相关材料:安禄山兼三大兵镇独掌15万的兵力,拥兵边陲,其手下骁勇善战,甚获玄宗宠信,引来宰相杨国忠忌恨。两人因而交恶,而唐玄宗又对此不加干预。安禄山久怀异志,加上手握重兵,就以讨杨之名举兵叛唐。玄宗幸蜀图杨贵妃被刺死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尤其是北方地区遭到浩劫。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各种矛盾越来越尖锐。唐朝的中央权力衰微,安史旧将和内地节度使权势加大,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2.安史之乱的影响相关史实:藩镇割据,安史之乱期间及以后,唐朝增设了许多节度使。不少节度使管辖的地区,名义上是唐朝的藩镇,实际上是割据势力。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