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课堂教学的重建:高中课堂教学的重建:走向“研究性教学”走向“研究性教学”一、学生的生存危机(一)25年前的两个预言1979年6月,中美两国曾派访问团互访小学教育。回国后,中国预言——美国小学二年级学生大字不识一斗,加减法还在掰手指头,就整天奢谈发明创造。结论:再过20年,中国的科技和文化必将赶上并超过这个所谓的“超级大国”。二、超越传递,走向研究两种教学哲学观:传递性教学与研究性教学(一)什么是传递性教学?1.人的发展是一个外铄过程,人的个性是由外部环境决定的;2.知识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真理,是外在于人的;3.教学是知识传递和技能训练的过程。三、观念的诞生:三、观念的诞生:研究性教学的价值基础研究性教学的价值基础1.1.没有观念,就没有生命。没有观念,就没有生命。““一个民族到不会表现观念时就没一个民族到不会表现观念时就没有了生命(有了生命(noideathereforenonoideathereforenolifelife)。”——牟宗三)。”——牟宗三四、合作创造知识:四、合作创造知识:研究性教学的认识基础研究性教学的认识基础1.1.束缚我国课堂教学的两种知识观束缚我国课堂教学的两种知识观((11)客观主义知识观)客观主义知识观所谓“客观知识”,即“真理之言”,认为知识所谓“客观知识”,即“真理之言”,认为知识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真理”。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真理”。((22)权威主义知识观)权威主义知识观所谓“权威知识”,即“达官之言”,认为知识所谓“权威知识”,即“达官之言”,认为知识乃身居高位者的话语,知识产生于权力的势差。乃身居高位者的话语,知识产生于权力的势差。““客观知识”与“权威知识”往往一体呈现。客观知识”与“权威知识”往往一体呈现。五、研究性教学与教师的教育智慧五、研究性教学与教师的教育智慧教师的教育智慧是基于对学生的教师的教育智慧是基于对学生的关爱而产生的对每一个学生独特关爱而产生的对每一个学生独特发展需要的敏感性,是捕捉每一发展需要的敏感性,是捕捉每一个稍纵即逝的教育时机并将其价个稍纵即逝的教育时机并将其价值发挥出来的能力。值发挥出来的能力。六、研究性教学与研究性学习六、研究性教学与研究性学习1.1.教师的“研究性学习”是教教师的“研究性学习”是教师的“研究性教学”的前提师的“研究性教学”的前提2.2.教师的“研究性教学”是学教师的“研究性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