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科学教育之我见XXXXX大学应试教育必不可取•割裂了学科知识体系的内在系统性,对可持续发展极为有害•使学生能力结构严重失调•对学生品德(诚信)有可能造成损害•有违“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教育目标一、教育理念问题对“以学生为本”的认识•从学生是某种专业人才的“毛坯”到具有独立人格的公民•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应当把握的“感觉”:园丁还是泥土•教学目标从着眼于少数“拔尖人才”到绝大多数学生的素质•公民受教育是权利还是义务二、国家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高素质的公民•高水平的科技人员•优秀的企业经营管理人员•高水平的政治领导干部社会所需人才的多样性要求教育与教学过程和目标的多样性三、如何正确评价我国基础教育的质量•“和外国学生相比,我国学生的基础扎实。因此基础教育是成功的”田单赛马故事的启示•“和外国学生相比,我国学生的基础更扎实,只是创新能力较差而已”两个值得讨论的认识误区•一位清华化学系三年级学生的体会•路涌祥院长再创新工程验收会上的讲话四、关于“基础性和时代性”的关系例如:•对原子的认识,元素的具体知识;•外语教学重点的改变;•投影几何课程的消失;•计算技术功能的变化1.学科基础的陈述方式和教育价值是可变的四、关于“基础性和时代性”的关系•与学科的发展现况和趋势的关系真正体现贴近生活、贴近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学习的理念•与社会的发展现况和趋势的关系京剧演变的启示2.课程内容与呈现方式的改变问题五、教育目标问题•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六、科学素养问题是科学教育的核心•两种学习理论•“蚂蚁的智慧”•非智力因素不可忽视•并非寓言的寓言•科学史教育中的问题七、探究式学习仍然是教改的突破口科学探究活动中最重要的阶段是什么?•观察(观察是一种习惯,也是一种能力)•测量记录•提出理论或假设(归纳法)•验证并找出理论或假设中的不确定性1.Pimental教授的科学素养观与方案(8—12岁)简介2.介绍一个培养方案3.一套值得参考的书4。不仅限于实验探究,思考、求证;再思考、再求证也是一种探究性学习活动5。应当注意的问题●着重于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的培养●尊重学生的兴趣,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教师的作用*帮助学生把握探究问题的难度和范围*引导学生按照科学探究的步骤有序地前进*关心初学者在探究时容易出现的普遍问题,如安全、数据和信息的质量、综合和分析中的遗漏、无序的工作方式、合理的评价等八、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