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教案第三单元第4案总第案课题:§3.4.2力的合成和分解(第二时)年月日教学目标核心素养物理观念:知道共点力、合力和分力、合成和分解、平行四边形定则及适用条件;物理观念:能从力的作用效果上理解合力和分力;科学思维:理解等效的物理思想,理解合力随分力夹角变化情况及合力取值范围;科学思维:会用图解法和计算法或正交分解法求合力和分力。教学重点1、力的分解方法,作图法2、有固定解的情况3、能用分解法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1、有固定解的情况2、正交分解法3、高考考点课型新授教具教法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预设第1页共7页课前复习:1.力的合成、及方法(三角形法则)思考:①若三个力首尾相连构成闭合多边形,则合力是多少?②怎样确定两个力合力的范围?如果是三个力呢?举例:5N和3N合力范围(2N≤F合≤8N)5N、3N、10N合理范围(2N≤F合≤18N)5N、3N、7N合理范围(0≤F合≤15N)介绍求解合力范围的方法。观察左图:同样的水平面和小车,使小车匀速运动,哪一种更省力呢?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预设第2页共7页以此引入新课教学——力的分解一、力的分解:1.概念:求一个已知力的分力的过程叫力的分解。最基本的力的分解是将一个已知力分解为两个分力。力的合成与力的分解是什么关系?(互为逆运算)力的分解又遵循什么规律?2.遵循原则:平行四边形原则【思考讨论】⑴已知两个分力只能求出一个合力.把一个力分解成两个大小、方向均不同的分力,有多少种分解方式?(结合一条对角线可以做出的平行四边形个数来分析)学生答:可以有无数种(结合数学中作平行四边形来分析)⑵把一个确定的力分解为两个等大的力,那么,随着两分力间夹角的变化,两分力的大小如何变化?学生通过做图,得出:随着夹角的变大,两个分力逐渐变大。(通过橡皮绳提升重物来演示该情况)⑶把一个力分解为两个力,什么情况下有固定分解方式呢?二、固定解的情况1.对一个已知力进行分解的几种常见的情况⑴已知两个分力F1和F2的方向⑵已知一个分力F1的大小和方向⑶已知两个分力F1和F2的大小⑷已知一个分力F1的方向和另一个分力F2的大小,解的情况如下面表格:这几种情况通过师生共同做图来分析,得出结论。引导学生熟悉作图的方法。学生阅读课本P69-70回答:1.什么是力的分解;2.力的分解和力的合成是什么关系;3.力的分解遵从的原则是什么。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预设第3页共7页已知条件示意图解的情况两个分力的方向一组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