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导体的电阻【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电阻的大小跟那些因素有关,知道电阻定律。2.了解电阻率的物理意义以及与温度的关系。二、过程与方法用控制变量法,探究导体电阻的决定因素,培养学生利用实验抽象概括出物理规律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验探究,体会学习的快乐。【教学重点】电阻定律的内容及其运用。【教学难点】电阻率的物理意义。【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教师:高压输电线为什么做得这么粗?导体中产生电流的条件是什么?既然导体两端有电压,导体中才有电流,那么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有什么关系呢?实验探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电压的关系1.连接电路:2.数据处理:2/7方法(1)直接观察(2)图像法结论:对同一导体,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I=kU3.确定常数k:教师提问:(1)为什么说常数k反映了导体本身的性质?(2)常数k反映了导体的什么性质?(3)用常数k反映了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方便吗?(4)怎样改进才能方便地反映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学生回答:略【过渡】引出电阻这个物理量。二、新课教学(一)电阻1.引入目的:反映了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的大小。2.度量方式:R=UI强调:比值法。测量式。R与U、I无关。3.决定因素:导体本身的性质决定。4.矢量标量:标量5.单位换算:Ω(SI)1Ω=1V/A1MΩ=103kΩ=106Ω6.测量方法:伏安法等。7.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I跟导体两端的电压U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R成反比。3/7I=UR(二)影响导体电阻的因素教师:电阻就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那么同学们想导体的电阻和哪些因素有关呢?你为什么觉得和这些因素有关呢?学生:和导体长度,横截面积,材料,温度有关。教师:为什么你猜测和这些因素有关呢?教师:初中阶段我们定性的知道导体的电阻和这些因素有关,并且知道L越大,R越大;S越大R越小。①长度(其他因素一定,长度变长,电阻变大)②横截面积(其他因素一定,面积变大,电阻变大)③材料(其他因素一定,材料不同,电阻一般不同)④温度今天咱们就来定量的研究导体和这些因素的关系。教师:研究一个量和几个量的关系我们要用到什么实验方法啊?学生:控制变量法1.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2.实验原理:伏安法测电阻教师:导体的长度关系和横截面积的关系我们可以通过测量得到,那么我们用什么方法来测得导体的电阻呢?学生:用伏安法测电阻。教师:高中阶段伏安法测电阻有两种电路,一种是分压式电路,另一种是限流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