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报告评分:少年班系06级学号PB06000680姓名张力日期2007-12-3实验题目:三线摆实验目的:掌握用三线摆测定物体的转动惯量的方法,验证转动惯量的平行轴定理实验原理:两半径分别为r、R(R>r)的刚性圆盘,用对称分布的三条等长的无弹性、质量可以忽略的细线相连,上盘固定,则构成一振动系统,称为三线摆。如右图,在调平后,利用上圆盘以及悬线张力使下圆盘扭转振动,α为扭转角。当α很小时,可以认为就是简谐振动,那么:ghmEp0=2020)(21)(21dtdhmdtdIEk+=α其中m0为下盘质量,I0为下盘对OO1轴的转动惯量。若忽略摩擦,有Ep+Ek=恒量。由于转动能远大于平动能,故在势能表达式中略去后一项,于是有:.)(21020ConstghmdtdI=+α由于α很小,故容易计算得:HRrh22α=联立以上两式,并对t求导有:ααHIgRrmdtd0022−=解得:HIgRrm002=ω又由于T0=2π/ω,于是解得:202004THgRrmIπ=若测量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的转动惯量,可依次测定无负载和有负载(质心仍在OO1上,忽略其上下的变化)时的振动周期,得:])[(42002102TmTmmHgRrI−+=π通过改变质心与三线摆中心轴的距离,测量Ia与d2的关系就可以验证平行轴定理Ia=Ic+md2。实验仪器:三线摆(包括支架、轻绳、圆盘等)、水平校准仪、游标卡尺、直尺、秒表、钢圈、(两个相同规格的圆柱形)重物实验报告评分:少年班系06级学号PB06000680姓名张力日期2007-12-3实验内容:1、对三线摆的上盘和下盘依次进行水平调节;2、测量系统的基本物理量,包括上盘直径、下盘直径、上下盘之间距离、钢圈内外径,每个物理量测量三次,同时根据给出的数据记录当地重力加速度、下盘质量、钢圈质量、重物质量、悬点在下盘构成的等边三角形的边长;3、下盘转动惯量的测量:扭动上盘使三线摆摆动,测量50个周期的时间,重复三次;4、钢圈转动惯量的测量:将钢圈置于下盘上,使钢圈圆心和下盘圆心在同一竖直轴线上,扭动上盘使系统摆动,测量50个周期的时间,重复三次;5、验证平行轴定理:取d=0、2、4、6、8cm,将两个重物对称置于相应位置上,让系统摆动,测量50个周期的时间,每个对应距离测量三次。实验数据:下盘质量m0=360.0g重力加速度g=9.7947m/s2123H(mm)501.6501.9501.2D(mm)=2R207.12207.14207.16d(mm)=2r99.8099.9299.94T1=50T0(s)74.1474.1373.83表一:下盘转动惯量的测量数据钢圈质量m=398.20g123D内(mm)169.94169.96169.90D外(mm)189.72189.84189.80T2=50T(s)83.3383.7583.61表二:钢圈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