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第六届大学生生命科学学科竞赛实验记录序号:27实验时间:8月6日10:00-12:00请勿透露学校、教师和个人信息大鼠心指数与心肌酶谱分析【实验结果】1.经SPSS19.0软件分析,结果显示: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心指数有显著性差异(P<0.01);与模型组相比,OPJ1-100组、普萘洛尔组心指数均有显著性差异,OPJ1-300心指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表1图1)。表1OJP1对心肌缺血大鼠心指数的影响(×±s,n=6)组别心指数正常组3.67±0.31模型组4.18±0.23#普萘洛尔组3.56±0.20**OPJ1-100组3.84±0.20*OPJ1-300组3.98±0.25注:#P<0.05(与正常组比较);**P<0.01(与模型组比较);*P<0.05(与模型组比较)。普萘洛尔组:阳性对照组;OPJ1-100:麦冬多糖100mg/kg组;OPJ1-300:麦冬多糖300mg/kg组。图1OJP1对心肌缺血大鼠心指数的影响2.大鼠心肌酶谱四项结果如表2所示: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心肌酶谱四项的指标均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低、高剂量麦冬多糖给药组及阳性药物普萘洛尔组的四项指标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P<0.01),具有显著性意义。浙江省第六届大学生生命科学学科竞赛实验记录序号:27实验时间:8月6日10:00-12:00请勿透露学校、教师和个人信息表2OJP1对心肌缺血大鼠血清酶学的影响(×±s,n=6)注:#P<0.05(与正常组比较);**P<0.01(与模型组比较);*P<0.05(与模型组比较)。普萘洛尔组:阳性对照组;OPJ1-100:麦冬多糖100mg/kg组;OPJ1-300:麦冬多糖300mg/kg组。【实验讨论】研究表明:注射大剂量ISO诱导大鼠心肌损害模型,在心电图、心肌代谢及组织病理学变化等方面均与人类自然发生的急性心肌梗塞非常相似。临床心肌缺血主要表现为心电图与酶学的异常,并以此作为实验诊断的重要依据。当细胞膜通透性发生改变或破裂,心肌损伤的诊断标志物LDH,CK,AST就会从损伤的组织外露到血液系统。本实验发现: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心肌酶谱四项的指标均显著升高(P<0.01),说明ISO诱导的大鼠发生了心肌缺血的病变。这与文献的报道相符。同时,从结果可见,低、高剂量麦冬多糖给药组及阳性药物普萘洛尔组的四项指标与模型组相比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P<0.01),说明麦冬多糖具有一定的抗急性心肌缺血疗效,但各个药物组之间无明显的差别,降低的程度不存在剂量依赖趋势,说明麦冬多糖抗心肌缺血能力与药物浓度没有明显的关系。本实验中,由大鼠心指数显著增加判断一方面可能与体重下降有关;另一方面,注射ISO诱导大鼠急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