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螺旋酸菜群里的小伙伴建议我隐退江湖前先收几个徒弟,以免技艺失传,有时候大家抬举我恭维几句,我内心还是很受用的,不是凭借厚颜无耻我也混不到今天。本章节的内容厉害了!酸菜浸淫于基金界数载,也旁听过许多二审专家基金大拿的讲座,从来没有一位老师提及过内容模块化的思想,也没有人梳理过基金各写作模块之间的逻辑联系。脉络不清则头绪烦乱,对于初学者是极大的障碍,所以今天的攻略对诸位很重要也很宝贵,只此一家别无分店。解螺旋http://www.helixlife.cn/第三话:模块化写作的内在逻辑与脉络搞定了科学假设,也终于攒出了一篇立项依据,基金中最具技术含量的部分就完成了。每次酸菜写基金的时,只料理立项依据,之后就交给团队中的小朋友们跟进,但凡有过两年基础实验经历的硕士生,培训两月并实操几例后都能够基本胜任,但立项依据之难却往往耗费数年学习始终差一口气,可见不是一个级别的东西。解螺旋http://www.helixlife.cn/“还原论”告诉我们,一种现象都可看成是更低级、更基本的现象的集合体或组成物,从这一角度看基金便是由模块组成的。立项之外,余下的基金写作内容还有:申请人简历、研究内容、研究目标、拟解决关键科学问题、研究方案、技术路线、可行性分析、特色与创新、研究计划、预期成果、工作基础、工作条件、研究成果、经费申请说明。这些即为内容模块,我想大概不老实的同学不会按照顺序来书写,有些小节能从其他人的标书借鉴就借鉴了。酸菜肯定是不愿循规蹈矩的同学之一,我的建议不按顺序整理,但有一个相对固定的模块排列方式。酸菜路径:立项依据→研究内容→研究目标→特色与创新→关键科学问题→研究方案→技术路线→摘要。为什么要遵循这一次序呢?且听我慢慢道来。立项依据最难,因此放在最前,略过不表。立项依据的最后一段是描述本项目拟开展的工作,即是研究内容的概括,因此理清这一段接下来扩充研究内容是比较顺畅的写法。研究目的无法脱离于研究内容而存在,两者是一一对应的关系,所以每写一项研究内容就可以总结一个目的,当研究内容拓展完毕,研究目的自然也破壳而出了。解螺旋http://www.helixlife.cn/把特色与创新和关键科学问题放在一起整理,这也是个人的一点经验。两者之间同样可以构成对应关系:每一个创新点都可构成一项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比如我们发现了X分子调控Y通路,这一点未见报道,是创新点,那么拟解决的科学问题可以是:X分子如何调控Y通路需要我们进一步解析。再比如X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