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三关爱一、通过事件刻画人物,表达思想•《穷人》是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写的一个短篇小说。课文记叙了一个寒风呼啸的夜晚,桑娜与渔夫主动收养已故邻居西蒙的两个孤儿的故事,赞美了桑娜和渔夫宁可自己吃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品质。二、注意刻画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和心理活动。•《穷人》一文中关于桑娜心理活动的描写真实地展现了桑娜的内心世界,刻画了一个充满爱心、乐于助人的穷苦劳动妇女的形象。渔夫和桑娜的对话,个性鲜明,恰如其分地表达了人物的真情实感。渔夫的话显示出他爽直、乐于助人的品质;而桑娜则小心应对,说话断断续续,表明了她紧张、不安的内心,反映了出她热爱丈夫、同情西蒙的善良品质。•课文中描写:“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与“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看似矛盾的心理,实际上反映了桑娜同情穷人、关心穷人的善良品质。三、恰如其分的环境描写•《穷人》一文中的环境描写有力地烘托出主人公勤劳、善良的品质。文章的开头,就具体描述了一个寒风呼啸的夜晚。她的邻居西蒙的丈夫已死了,在这个寒冷的夜晚,她也悲惨地病死在稻草铺的床上。屋里又潮湿又阴冷,两个无依无靠的孩子熟睡在死去的母亲旁边。这些描述饱含作者的感情,使读者深切地感受到穷人的悲惨命运。文中的环境描写既有天气描写,也有桑娜与西蒙两家情景描写。这些环境描写烘托出桑娜与渔夫的美好品质。四、力求语言优美,感情真挚•如《唯一的听众》一文,语言质朴、清新、很有美感。如对林中景色的描写:“林子里静极了。沙沙的足音,听起来像一曲悠悠的小令”,优美动人;对老人语言的描写,如诗一般,打动了文中的“我”,也深深地打动着每一位读者。五、运用了前后照应的手法•如《用心灵去倾听》一文,多处运用了前后照应的手法。如第14自然段中“苏珊?你能告诉我‘修理’这个词怎么拼写吗?”与第7自然段“‘修理’这个词怎么拼写”照应;第15自然段“她沉默了一会儿,说:‘我希望你的手指已经好了。’”与第5自然段“我对小精灵说:‘我一个人在家,我的手指被锤子砸伤了……’”照应;最后一段“汤米,我要到另一个世界去歌唱”与第10自然段“你知道吗,这只可爱的小鸟,它要到另一个世界去歌唱”照应。这样写,使得全文前后呼应,结构严谨。辞海拾贝:•推心置腹肝胆相照情同手足风雨同舟•荣辱与共同心协力无微不至同甘共苦•关怀备至亲密无间舐犊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