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心脏瓣膜病介入治疗的现状与进展CurrentstatusandprogressofinterventionaltherapyforvalvularheartdiseaseinChinaABCsdxd@126.cn随着人口老龄化和医疗技术的发展,心脏瓣膜病(valvularheartdisease,VHD)已成为第三大心血管疾病,严重危害着人类健康。介入治疗药物治疗传统外科手术无法改变病变瓣膜的机械性功能障碍治疗心脏瓣膜病的主要手段,手术风险高,许多患者无法接受手术。心脏瓣膜病的介入治疗技术井喷式发展,取得了重大突破CONTENTS目录1、经导管主动脉瓣介入治疗2、经导管二尖瓣介入治疗3、经导管三尖瓣介入治疗4、经皮肺动脉瓣介入治疗经导管主动脉瓣介入治疗PARTONE经导管主动脉瓣介入治疗是将瓣膜通过导管送入主动脉根部进行瓣膜定位释放,替代原有瓣膜,是瓣膜性心脏病治疗领域炙手可热的前沿技术,开创了主动脉瓣疾病微创介入治疗的里程碑。与外科手术相比,无需开胸,不需要体外循环和心脏停跳,创伤小、术后恢复快,逐渐成为一种广泛应用的标准化手术。TAVR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经导管主动脉瓣介入治疗——TAVR发展现状20022010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下称上海中山医院)开展了国内首例TAVR手术,随后TAVR在我国迅速推广应用,并相继制定了《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中国专家共识》及《中国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临床路径》,推动了TAVR在我国规范、安全地开展,也为即将开展TAVR手术的医院提供专业的临床实践指导。截至目前,全国已有超过100家单位开展TAVR手术,累计手术近3000例。AlainCribier医生完成全球第一例人体TAVR手术,开创了瓣膜病介入治疗的先河。此后,TAVR技术发展迅速,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已经多个随机对照研究及临床注册研究证实。在中高危的手术风险里,TAVR已常规开展,并逐渐扩大适应证向中低危患者过渡。我国TAVR领域起步相对较晚。Z经导管主动脉瓣介入治疗——我国TAVR器械的创新虽然我国的TAVR技术起步较晚但在器械研发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自主国产瓣膜研究上取得重大突破突破性进展可替换产品图可替换产品图可替换产品图经导管主动脉瓣介入治疗——我国TAVR技术创新二叶式主动脉瓣畸形(bicuspidaorticvalve,BAV)是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瓣膜病。相对于西方,我国TAVR患者中二叶式主动脉瓣比例较高,接受TAVR手术治疗的人群中BAV比例高达37.5%~47.5%。BAV由于解剖结构特殊,具有瓣叶钙化严重且不均匀、瓣叶大小不对称、合并升主动脉疾病等问题,手术过程中容易导致瓣膜置入后移位、瓣周漏、冠状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