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花这是我最近读过的几十篇小说中最使我满意也最使我感动的一篇。我所举的那些例子中间,《百合花》可以说是在结构上最细致、严密,同时也是最富有节奏感的。它的人物描写也有特点,是由淡而浓,好比一个人迎面而来,愈近愈看得清,最后,不但让我们看清了他的外形,也看到了他的内心。茹志鹃uzhijuanR导入课文“无论年届花甲,拟或二八芳龄,心中皆有生命之欢乐,奇迹之诱惑,孩童般天真久盛不衰。人人心中皆有一台天线,只要你从天上人间接受美好、希望、欢乐、勇气和力量的信号,你就青春永驻,风华常存。”即使战争,也无法磨灭青春的色彩。今天,让我们走近作家茹志鹃《百合花》中描绘的“战争中的青春”的画卷。作家作品SETP1初读文本SETP2研读文本SETP3拓展练习SETP4目录作者介绍茹志鹃(阿如、初旭,1925年9月13日-1998年10月7日),浙江杭州人,毕业于浙江武康县武康中学,当代著名女作家,著名导演王啸平的夫人,王安忆的母亲。新时期以来,茹志鹃又发表了10多篇小说,随着主题的深化,风格亦有所改变,于清峻中隐含锋芒。她的主要作品集有:《百合花》、《静静的产院》、《高高的白杨树》(上海文艺出版社1959年)等。新时期以来发表的主要作品有《离不开你》、《剪辑错了的故事》、《草原上的小路》、《儿女情》、《家务事》、《一支古老的歌》等。写作背景茹志鹃说:“我写《百合花》的时候,正是反右派斗争处于紧锣密鼓之际,社会上如此,我家庭也如此。我丈夫王啸平处于岌岌可危之时,我无法救他,只有每天晚上,待孩子睡后,不无悲凉地思念起战时的生活,和那时的同志关系。脑子里像放电影一样,出现了战争时接触到的种种人。战争使人不能有长谈的机会,但是战争却能使人深交。有时仅几十分钟,几分钟,甚至只来得及瞥一眼,便一闪而过,然而人与人之间,就在这个一刹那里,便能够肝胆相照,生死与共。作品评价她在1958年春天写了小说《百合花》。这篇美丽的作品40年来美丽了许多人的心灵。茹志娟因为写了《百合花》,自己也成了一朵流芳百合,中药堂里边最动听的药名当推百合,百合百合,细细品味两遍,真是满口噙香。因为以往战争题材小说往往穿着一个裁缝做的“铠甲”,生硬裹住脆弱。虽然鲁迅说过,无情未必真豪杰,但是在我国建国初期的文学作品中,谈论情感二字的确很奢侈。无法抒情,只好靠描写紧张的场面来烘托主题。而《百合花》一反“常态”,柔软细腻,剥开外衣,突出灵魂。要的是真性情。这样,读者的眼界一下子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