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慢咀嚼馒头,为什么会感觉到有点甜呢?食物进入消化道,会有哪些变化呢?第二节消化和吸收每天我们都会吃进各种食物以保证我们获取充足的营养。食物的种类各不相同:米饭、馒头、各种蔬菜、水果、肉、蛋、奶等。有些人吃的很多却不胖,而还有些人吃的并不比别人多却很胖,这究竟是为什么呢?1.馒头从咀嚼到咽下去之前有什么变化?2.口腔中哪些结构参与馒头的变化?3.使馒头变甜的物质是什么?4.馒头变甜说明它发生了什么变化?思维热身一、食物在消化系统中的变化探究提出问题:根据分析,提出你感兴趣的问题。提示:1.淀粉是馒头的主要成分,淀粉是没有甜味的,淀粉分解形成的麦芽糖有甜味;2.淀粉遇碘变蓝,麦芽糖遇碘不变蓝。合作思考1.用什么来模拟牙齿和舌的作用?2.纯净的唾液如何获得?3.实验所需温度为多少?检验的试剂是什么?为什么选择此温度和试剂?4.三个试管两两相比变量是什么?对比的目的又是什么?馒头碎屑+唾液(搅拌)馒头碎屑+清水(搅拌)馒头块状+唾液(不搅拌)试管里发生了什么变化?将这3支试管一起放入37摄氏度左右的温水中。5~10分后,取出3支试管,各滴加2滴碘液,摇匀.观察并记录试管中颜色的变化现象甲管内颜色最浅乙管内颜色最深丙管内颜色比甲管深,比乙管浅。通过搅拌、加唾液,馒头中的淀粉分解成麦芽糖通过搅拌、加清水(无酶),馒头中的淀粉基本没有分解未切碎、无搅拌、加唾液,馒头中的淀粉没有充分分解分析分析思考1.牙齿、舌和唾液的作用,有什么区别和联系?2.口腔中有什么物质使淀粉的性质发生了变化?1.牙齿能切碎和磨碎食物,舌能使食物与唾液充分混合,唾液能使淀粉开始发生变化。联系:牙齿的切碎与磨碎以及舌的充分搅拌,能使唾更加充分地与食物碎屑混合,更好地促使淀粉发生变化2.口腔中唾液淀粉酶,能使部分淀粉充分转变成麦芽糖结论淀粉口腔唾液淀粉酶麦芽糖进一步探究1怎样设置实验组来探究唾液浓度对淀粉分解的作用呢?2怎样探究温度对实验的影响呢?生活温馨提示:生活温馨提示:11、吃饭要细嚼慢咽。、吃饭要细嚼慢咽。22、不要把饭和汤混在一起吃。、不要把饭和汤混在一起吃。33、不要边吃饭边喝饮料酒水。、不要边吃饭边喝饮料酒水。44、饭凉了要加热再吃。、饭凉了要加热再吃。消化系统的组成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消化道肝脏胰腺唾液腺胃腺肠腺分泌唾液分泌胆汁分泌胃液分泌胰液分泌肠液消化腺唾液可初步消化淀粉胃液可初步消化蛋白质胆汁可初步消化脂肪绒毛之间有肠腺绒毛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