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乃霞研究员上海药物研究所核磁共振实验室Email:nxzhang@simm.ac.cn电话:50806036;50806600-3126主讲:核磁共振概论核磁共振技术在药物研究中的应用参考书目ModernNMRSpectroscopy-AGuideforChemists,byJ.K.M.Sanders&B.Hunter,OxfordUnversityPress(1993)有机化学结构鉴定与有机波谱学,宁永成编著,科学出版社(2001)SpectrometricIdentificationofOrganicCompounds.byRobertM.Silverstein,FrabcisX.Webster,DavidJ.Kiemle.JohnWiley&Sons,Inc(2005)StructureElucidationByNMRInOrganicChemistry:APracticalGuide.byEberhardBreitmaier.JohnWiley&Sons,Ltd(2002)有机化合物的波谱解析,药明康德新药开发有限公司分析部译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核磁共振基本原理化学位移自旋-自旋偶合弛豫核磁共振波谱仪核磁共振实验核磁共振概论核磁共振发展简史核磁共振(NMR,NuclearMagneticResonance)1945年美国两个实验室同时独立地观察到NMR吸收现象:斯坦福大学,Bloch,Hansen和Packord,观察到水中质子信号哈佛大学,Purcell,Torrey和Pound,观察到了石蜡中质子的信号FelixBlochEdwardPurcell发现并证实NMR现象195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1951年前后,Procter、虞福春等发现化学位移和J偶合现象;1953年出现第一台30MHz连续波商品核磁共振谱仪(CW-NMR);1958年及60年初,出现60、100MHz谱仪;1965年,Cooley和Tukey提出快速FT变换计算方法;1970年,经Ernst教授等科学家努力,出现PFT-NMR商品谱仪;70年代后期,NMR出现重大进展仪器向更高的磁场发展;各种新的脉冲序列出现,NMR理论和技术发展;出现了二维核磁共振谱和多量子跃迁测定技术;进行了多核(13C,31P,15N等)的研究;出现了CP-MAS等固体高分辨NMR技术;出现了“核磁共振成像技术”等新的分支学科;1991年诺贝尔化学奖ErnstPFT-NMR谱仪,多维NMR技术等。80年代初Wuthich发明了用多维NMR技术测定生物大分子溶液结构的方法,BiomolecularNMR迅速发展;90年代初多维异核NMR谱迅速发展,500MHz以上的谱仪已普遍使用,900MHz谱仪开始研造并逐渐商品化;氘代技术用于BiomolecularNMR,扩展所能测定的蛋白质分子尺寸的限制;Bax等发明在液晶溶液中测量残留偶极偶合常数以精化生物大分子溶液结构测定的方法;Wuthich小组发明了TROSY谱(TransverseRelaxation-optimizedspectroscopy);WüthrichNMR技术在生物大分子结构测定中的应用2002年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