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个体遗传评定第五章个体遗传评定依据数量遗传学原理,无论是对家畜进行单性状的选择,还是多性状的选择,各种选择方法的宗旨,都是尽可能充分地利用现有的有亲属关系的生产性能记录或信息,力争最准确地选择种畜。在个体出生前的选择只能利用其祖先等亲属的资料;个体出生后有了本身的记录时,则以其为主,再结合上亲属的资料进行选择;当个体有了后代时,则其后代的性能记录就成了最重要的信息来源,必要时再结合个体本身和亲属的资料,使选择更为准确。单性状选择的基本方法单性状选择的基本方法在单性状选择中,除个体本身的表型值以外,最重要的信息来源就是个体所在家系遗传基础,即家系平均数。经典的动物育种学将单性状的选择方法划分为四种,即个体选择、家系选择、家系内选择和合并选择。表中为仔猪180日龄时的体重,要求选出最好的4头留种。设某一数量性状的表型值Pi可分剖为两个组分:个体所在的家系均值Pf个体表型值与家系均值之差(Pi-Pf)用公式表示为:如果对于上式中两组分分别给予加权,合并为一个指数:以I作为估计育种值进行选择,则对Pf和Pw的不同加权形成了四种选择方法。当bf=bw=1时,即用个体表型值估计育种值A,把超出畜群均值最多的那些个体留作种用,这是个体选择。Pw×1+Pf×1=I当bf=1,bw=0时,即用家系均数估计育种值A,把畜群均值最多的那些家畜留作种用,这是家系选择。Pw×0+Pf×1=Pf=I当bf=0时,bw=1用家系内偏差估计育种值A,即在每个家系内选择出超出家系均值最多的那些个体留作种用,这是家系内选择。Pw×1+Pf×0=Pw=I当bf≠0,bw≠0时,用bwPw+bfPf估计育种值A,是合并选择。最合理的加权是对和分别乘以它们自己的遗传力,于是合并选择为:I’是对Pw和Pf加权后的指数家系内离差的遗传力家系平均数的遗传力可以证明:h2是性状的一般遗传力;r是家系成员间的亲缘相关;t是家系成员间的表型(组内)相关;n为家系数目。于是可以得到:I为合并选择指数,它可以看成是对个体值的一种校正,而校正项则是由于考虑家系平均数所得。如果根据个体选择,选留的是L、H、D、G,因为它们个体值最高;如果根据家系选择,选留的是第二窝(E、F、G、H),因为它们的家系均值最高;如果根据家系内选择,选留的是D、H、L、P,因为它们是每个家系中个体值最高者计算合并选择指数,需先求得家系内个体间的表型相关系数t。由组内相关公式得:MB是家系间均方Mw是家系内均方所以,代入公式,得:于是,校正后的值分别为:D=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