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选择原理与方法第四章选择原理与方法选择的概念选择的概念选择是家畜育种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工作。具体的讲,选择是在一个群体中通过外界因素的作用,将其遗传物质重新安排,以便在世代更迭中,使群体内的个体更好适应于特定的目的。按照作用于选择的外界因素,选择分为两类:自然选择(naturalselection):通过自然界的力量完成选择。人工选择(artificialselection):由人类施加措施实现选择。选择类型自然选择自然选择在整个物种起源过程中,自然选择起主要的导向作用,它控制着变异发展的方向,同时导致适应性状的形成。进化机制理论的核心是自然选择学说。物种起源和进化三个主要环节:(变异,即通过突变、基因重组等效应,使群体内产生遗传变异;自然选择,即通过生存斗争,使具有良好适应性的个体得到生存,由此使有益变异在种群内得到发展,其基因频率不断提高;隔离,即具有特定适应性和稳定基因频率的种群,通过繁殖隔离和地理隔离,使群体间特征、特性和性状的分歧加深,最终导致新物种的形成自然选择类型自然选择类型稳定性选择(stabilizingselection):选择有利于接近表型均数的基因型。定向选择(directionalselection):选择有利于分布一端的表现型。歧化选择(disruptiveselection):选择有利于一种以上的表现型。人工选择人工选择按照人为制定的标准,对家畜特定群体进行的选择。动植物在人工选择下的变化更为明显。选择的实质选择的实质由育种者来决定那些家畜个体作为种畜来繁殖后代。即打破了繁殖的随机性,实现所谓的“选优去劣”。选择能够定向地改变群体地基因频率,有利于生产性能提高的基因频率增高,不利于性能提高的基因频率降低,从而打破了群体基因频率的平衡状态。选择的作用选择的作用(1)针对某种数量性状进行系统选育可育成新品种湖羊→蒙古羊,羔皮品质、繁殖性能高新汉县鸡→洛岛红鸡,着重产蛋性能选育(2)系统选育某种质量性状可育成新品种红色安格斯牛→安格斯牛,对红毛的选择波中花猪→波中猪,对黑白斑点选择(3)选择有益突变可育成新品种安康绵羊→腿短且弯曲的绵羊无角短角牛→有角海福牛的突变种双肌臀小型鸡家畜的各种性状,可分为质量性状和数量性状。质量性状(qualitativetrait):性状变异是不连续的,各种变异间有明显的区别,能用一般形容词描绘其变异特征。如角的有无,血型、毛色、畸形及各种遗传病等。遗传由一对或少数几对基因控制,其表现型受环境影响不大。数量性状(qu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