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货币理论第四章货币需求理论货币理论同其他经济理论一样,也是分别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展开研究的,其理论基础也是供求规律,即货币的需求和供给及其相互作用。这是因为,只有在深入分析货币供求理论的基础上,我们才能进一步研究、发现和阐明货币对就业、国民收入和物价等实际经济变量的影响。从而建立起完整的货币经济理论体系。对货币需求问题的研究,是建立货币理论的起点,这同一般经济理论以消费需求理论为起点一样。货币需求理论所要研究和解决的有关问题是:什么是货币需求?决定货币需求的因素是什么?人们的货币需求同实际经济活动有什么关系?等等。第一节货币需求的涵义与度量一、货币需求的涵义在西方货币需求理论中,货币需求是指经济主体持有货币的意愿。货币需求是一种特殊的需求形式,若将货币需求简单地解释为经济主体持有货币的意愿或欲望是不准确的。我国学者认为经济学上的货币需求是一种有效需求。有效需求在此是指既有需求的愿望,又有获得或持有货币的能力。货币需求的涵义也可作如下表述:货币需求是在一定的时间内,在一定的经济条件下(如资源约束、经济制度制约等),整个社会要有多少货币来执行交易媒介、支付手段和价值贮藏等功能。二、决定货币需求的因素(一)收入状况(二)经济体制(三)营业因素(四)信用的发达程度(五)居民的资产选择行为三、货币需求的测量研究货币需求常用的方法是构造货币需求函数,并对影响货币需求的各种因素进行计量分析,以此来确定一定时期内的社会货币需求量。货币需求函数中的变量一般可分三大类:规模变量机会成本变量其他变量第二节西方货币需求理论一、古典学派的货币需求理论(一)现金交易数量说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经济学家费雪(I.Fisher)。一定期时期内社会所需要的货币总额必定等于同期内参加交易的各种商品和价值总和。MV=PT由于所有商品或劳务的总交易量资料不容易获得,而且人们关注的重点往往也在于国民收入,而不在于总交易量,所以交易议程式通常被写成下面的形式:MV=PY(二)现金余额数量说主要代表人物是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A.marshall)、庇古(A.C.Pigou)和罗伯逊。他们认为,人们基于便利和安全动机而保留在手边的现金余额就是货币需求。庇古:罗伯逊:M=KPY剑桥学派:KRpMdMMKPY二、凯恩斯及凯恩斯学派对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一)流动性偏好理论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又称为流动性偏好理论。所谓流动性偏好,就是指人们宁愿持有流动性高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