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TM第10章S3C44B0/S3C2410通信与LCD接口技术本章基于嵌入式微控制器S3C44B0X和S3C2410,介绍了通用异步收发器(UART)、I2C总线的通信原理和S3C44B0X/S3C2410的用作图形界面接口的LCD控制器,每种功能部件都列出了相应的典型开发实例。2TM2内容提要10.1S3C44B0/S3C2410UART10.2S3C44B0/S3C2410I2C总线接口10.3S3C44B0/S3C2410LCD控制器3TM310.1S3C44B0/S3C2410UART通用异步接收和发送UART(UniversalAsynchronousReceiverandTransmitter)协议作为一种低速通信协议,广泛应用于通信领域的各种场合。UART工作原理是将传输数据的每个字符一位一位地传输,数据的各位分时使用一条传输信号线。4TM410.1.1UART原理1.串行通信的工作方式根据通信双方数据传输方向的不同可以分为、、三种工作方式。5TM510.1.1UART原理2.串行通信的波特率在串行通信中,用波特率来描述数据的传输速度。波特率是每秒钟传送的二进制位数,其单位是bps(bitspersecond)。是衡量串行数据速度快慢的重要指标。异步串行通信要求通信双方的波特率必须相同。6TM610.1.1UART原理3.奇偶校验在发送数据时,每个数据后要附加1个奇偶校验位,这个校验位可以为1也可以为0,用来保证包括奇偶校验位在内的所有传输的数据帧中1的的个数为奇数(奇校验)或1的个数为偶数(偶校验)。在数据接收方,也要按照协议规定采用与发送方相同的校验方法进行奇偶校验。7TM710.1.1UART原理4.数据帧格式以字符为传输单元,每传输一个字符总是以起始位开始,以停止位结束。起始位是个低电平,用逻辑0表示;字符数据由5~8位数据位组成;按约定使用/不使用奇偶校验;停止位可以是1位或2位或1.5位高电平。停止位后面是任意长度的空闲位(高电平,逻辑1)。8TM810.1.1UART原理5.RS232、EIA-422和EIA-485标准RS232接口是1970年由美国电子工业协会(EIA)联合贝尔公司、调制解调器厂家及计算机终端生产厂家共同制定的用于串行通讯的标准。全名是“数据终端设备(DTE)和数据通讯设备(DCE)之间串行二进制数据交换接口技术标准”采用DB9或DB25连接器,一般只用到RXD、TXD、GND三个引脚。9TM910.1.1UART原理为扩展应用范围,EIA于1983年在EIA-422基础上制定了EIA-485标准,增加了发送器的驱动能力和冲突保护特性,扩展了总线共模范围,后命名为TIA/EIA-485-A标准。最大传输距离约为1219m、最大传输速率为10Mbps。10TM1010.1.2S3C44B0/S3C2410UART模块S3C44B0的UART单元提供两个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