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认识跨省区域走向世界的中国1.在地形图上识别区域主要的地形类型,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区域的地形特征。2.根据材料,运用分析、对比的方法,归纳区域内主要地理差异。3.阅读地区与气候统计图表,说出区域的气温、降水分布概况,并归纳气候特征。4.举例说明区域内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5.根据资料分析区域主要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所造成的结果,了解区域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利用的成功经验。6.举例说出河流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一、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图17-11.地理位置:(1)范围:东起A.________山,西至C.乌鞘岭,南连D.秦岭,北抵B.________。太行长城(2)主要的省区:陕西、山西、内蒙古、青海、甘肃、宁夏、河南等7个省区,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2.地貌及成因:黄土高原景观图17-2(1)三种特殊的地貌:①黄土塬、②黄土梁、③黄土峁。(2)成因:广泛认为黄土高原的黄土物质是从中亚、蒙古等地的荒漠、戈壁吹过来的。3.严重的水土流失:容易发生水土流失的地区一般降水量较______、降水季节差异______、地表坡度______。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其水土流失产生的原因有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大大大二、以河流为生命线的地区——长江沿江地带图17-31.地理位置:东起A.上海,西至B.四川省__________,东西绵延3000多千米;南北宽大致在长江两岸100千米~200千米的范围内,大部分位于北纬25°~35°之间,长江干流横贯攀枝花东西,内河航运发达。2.自然条件:(1)地势低平,以________和低山丘陵为主。平原(2)______________气候,水热条件好。(3)河网稠密,湖泊众多,水资源丰富。(4)矿产资源丰富,中下游淡水养殖和水产业发达,沿线发展旅游业。亚热带季风3.沿江地带的城市:(1)便利的交通:长江沿江地带的大城市都是凭借便利的________发育起来的。(2)分布:________游城镇分布密集,上游沿江地区城市较少。长江上游城市群以重庆为中心、中游城市群以________为中心、下游城市群以________为中心、三角洲城市群以上海为中心。中下武汉南京河运4.沿江地带的工业:(1)四大工业基地:以攀枝花、六盘水为中心的钢铁、煤炭工业基地;以宜昌、重庆为中心的电力、冶金等工业基地;以武汉为中心的工业带是我国钢铁、轻纺工业的重要基地;由上海等城市形成的工业带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2)两大工业走廊:上海宝山、安徽马鞍山、湖北武汉、重庆、四川攀枝花等钢铁工业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