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二十捡拾道德【写作导引】中学生的“生活”范围无外乎学校、家庭、社会。作文离不开生活,生活需要道德规范(道德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因而话题作文与“生活·道德”的联系尤为紧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思想日趋活跃,形成许多新的思想观念,对传统观念、文化等产生很大影响,同时也出现了不少社会负面现象,部分人的道德失范,已经制约着我们的可持续发展。可见,道德是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里考试作文贴近的目标,所以,应当重点训练。由于生活与我们联系得太紧密,更由于生活中不和谐的东西(如不良的道德风气)见怪不怪,所以对取材于“生活·道德”方面的话题作文,同学们容易走两个极端:其一,心不在焉、言不由衷地说大话、唱高调,有的甚至将思想品德教科书上的说教和范例也搬进文章。殊不知真情实感、有的放矢,这才是文章的生命线。其二,任性而发,或世俗化的肯定,或绝对化的否定,结果是立意偏颇,格调不高。作文贵在个性化,但个性必须是建立在弘扬真善美、鞭挞假丑恶的前提下,符合这个前提的是该提倡的个性,反之则是需要提防的。传统中国教育,做人第一;言谈话语,诚实第一;与人相处,仁爱第一。品德修养体现在生活的各个侧面,如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现阶段我国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是: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思想日趋活跃,形成许多新的思想观念,对传统观念产生很大影响,同时也出现了不少社会负面现象,部分人的道德失范,已经制约着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一直是高考及中考作文关注的焦点。道德,是一个广受社会议论的热点话题,无论是提倡社会和谐还是“以德治国”,乃至每个公民的自身素质修养。近几年,一些社会强势群体的不当言行,一些无良商家的制假、售假,引起专家学者,乃至一代人的思索和反省,温家宝曾言“你们的血管中应该流有道德的血液”。用一个话题作文的形式引导一代中学生对这个严肃问题的思考,无疑是一种绝好的形式。说来道德是一个宽泛的话题,为了避免泛泛而谈、空洞说教,审题构思中一定要学会“化大为小”,如从范畴的角度,承诺、责任、良知、善良、博爱……从小的角度切入,精致地阐述某一点,以小见大反映出时代性。另外一定要注意要辩证全面地分析,虽然社会中有这样那样的缺失、有着沦丧的表象,但不能见到一丝阴暗就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