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高频实词过关【古文进阶】中考常考文言实词120个安,白,被,本,比,鄙,病,薄,策,尝,陈,诚,出,辞,从,达,当,道,得,度,对,伐,反,方,服,复,盖,更,固,故,顾,归,过,行,好,恨,患,会,或,及,极,即,既,间,见,将,竭,尽,就,居,举,具,绝,劳,临,名,谋,期,奇,遣,强,穷,去,日,如,若,少,舍,胜,时,实,食,使,始,市,事,是,孰,属,数,说,私,素,遂,通,亡,谓,闻,鲜,向,相,谢,信,修,许,寻,一,遗,已,异,易,益,引,盈,犹,语,缘,愿,再,直,止,至,志,治,置,自,走,足,卒,坐柳宗元本求宦达,而谪柳州;近自然,植木本,反其本也;多有所得。后人将其所述辑成多本,即今日所见本,以本其当日心境。常见文言实词稳定在120个左右。每个实词5-10种解释,需要掌握的实词区间为[600,1200]。(上海地区常见实词为180个左右)二、课内链接《邹忌讽齐王纳谏》【致教师】《邹忌讽齐王纳谏》是九年级下册的文言文,近两年在中考中出现的频率较高,且包含很多重点字词,尤其是词类活用和一词多义。5%41%22%5%5%14%8%2015-2020《邹忌讽齐王纳谏》主观题劝谏目的劝谏方式劝谏结果夸赞邹忌的原因人物刻画方式《战国策》编者/意义/体例文章启示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字词考频主观题考频《战国策》《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策略,展示了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作者并非一人,成书并非一时。西汉末刘向编定为三十三篇。战国策策:古代写字用的竹片或木片,又作“册”过去有本故事书书名不确定,成书也并非一时,我在西汉这个时期也没啥事,就整理了一下,删去其中明显荒诞不经的内容,按照国别,重新编排体例,定名为《战国策》。用寓言阐述道理是我一大特色。国别体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历史事件。《国语》第一部纪传体本纪述帝王列传述诸侯、贵族。《史记》第一部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编年体按年月日顺序记载历史事件判断正误1.【2015年辽宁辽阳】《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战国策》。《战国策》是东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史书整理编辑的,共三十三篇。()2.【2016年湖北十堰】《邹忌讽齐王纳谏》出自我国古代重要的历史著作《战国策》,这部史书长于议论和叙事,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3.【2019年湖南衡阳】《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邹忌讽齐王纳谏》是出自于这部史书。()4.【2018年湖北黄冈】《战国策》是西汉刘向根据战国史书整理编辑的,用寓言阐述道理是其一大特色。()【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