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道精品课——高中语文辅导团队【现代文阅读】文本传统文化(儒家、书籍、青花瓷、山水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作为以血缘为核心的共同体范式,家庭的特点是成员之间互动频繁、亲密无间、相互信任、守望相助,具有共同的经济基础和价值追求,体现为经济利益和价值取向的一致性。对于中国来说,我国进入文明社会并没有打破氏族血缘关系的脉络,而是由氏旅首领直接转化为奴隶主贵族,并建立起家邦式的国家。因此,古代中国社会是由家族走向国家,以血缘纽带维系奴隶制度的。以血缘为中心的家庭共同体的建构,体现了人具有自然地“在一起”的能力,这是一种家庭伦理能力,是一种基于血缘情感认同的自然“在一起”的能力。国家是政治共同体形成的伦理场域。作为政治共同体,国家的建立是以政权为核心、以共同利益为基础。在政治共同体中,人们尊奉共同的、强有力的政治权威,遵守相同的政治制度与法律法规,信守主流的道德规范,从而形成对政治共同体的敬仰和身份认同。在中国传统社会,国家作为政治共同体首先树立的就是政权的威望。作为政治共同体,国家的“强大的威严”来自君主的内圣外王。如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其次是共同认可的文化基础。共同体的维系需要共同的精神内核,这种精神内核就是成员共有的历史积淀和文化传承。最后是共同体意识。在中国传统社会,对于国家共同体来说,共同体意识就是精忠报国的忠诚意识,就是建立一种与国家休戚与共的价值共识。天下在中国传统社会里是一个开放性的共同体,其空间是至大无外的。作为开放性共同体的天下,秉持“无外”原则,通过兼容并蓄,让人们去敞开心扉追求共同的目的、利益和价值,这是人们“在一起”的社会伦理能力。天下这一理念具有丰富的内涵:一方面,天下意味着普天之下。另一方面,天下更是一个文化的概念。正如隋唐时期引入佛教,最终形成宋明理学时期儒释道的圆融互释。当然,天下更多的是一种对美好社会构想的知新札记有道精品课——高中语文辅导团队理想和信念,是一种正义的道德担当和正气的人文情怀,正所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最后,天下是一种眼界和境界,是一种哲学视野和看待世界的方法,诚如老子所说:“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天下共同体秉持开放无外的原则,正如《易经•系辞下》所言:“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天下是普天之下所有人的天下,古人曰:“天下非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