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学经典】《礼记》选读泱泱大国礼仪之邦四书五经《礼记》简介2《礼记》,儒家经典之一,与《周礼》《仪礼》合称“三礼”。今通行的《礼记》为西汉礼学家戴圣所编的《小戴礼记》。《礼记》一共四十九篇,著名的《大学》和《中庸》为《礼记》中的两篇。书中除记述我国古代社会各种礼节制度外,还包括了孔子及其门人言行的一些小故事。《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书籍,是古代仕人必读之书。三礼《周礼》、《仪礼》、《礼记》,合称三礼。《周礼》——《周官》,官制和政治制度。《仪礼》——记述有关冠、婚、丧、祭、乡、射、朝、聘等礼仪制度。《礼记》——秦汉以前儒家有关各种礼仪制度的论著选集。苛政猛于虎——《礼记·檀弓下》朗读课文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子之哭也,壹似重有忧者。”而曰:“然!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夫子曰:“何为不去也?”曰:“无苛政。”夫子曰:“小子识(zhì)之,苛政猛于虎也。认字识词3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①过:路过,经过。②侧:旁边,此处可指山边或附近。③于:介词,相当于“在”。④者:定语后置的标志,不译。⑤哀:伤心,悲痛。译文:孔子路过泰山脚下,见有一个妇人在墓前哭得很悲伤。夫子式而听之。①式:通“轼”,车前横木。此处用作动词,指扶轼。古时男子乘车,是站在车上的,遇有应表敬意的事,就俯身扶轼。译文:孔子扶着车前的横木听妇人的哭声。小常识“夫子”的多种含义使子路问之曰:“子之哭也,壹似重有忧者。”①子路:孔子的弟子,名仲由,字子路。②壹:确实。③重:重叠。译文:让子路前去问那个妇人。子路问道:“您这样哭,实在像连着有了几件伤心事似的。”4而曰:“然!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①而曰:乃说。②然:是这样。③昔者:从前。④舅:当时称丈夫的父亲为舅,即公公。⑤子:儿子。译文:(妇人)就说:“没错,之前我的公公被老虎咬死了,我的丈夫又被老虎咬死了,现在我的儿子又死在了老虎口中!”5夫子曰:“何为不去也?”曰:“无苛政。”①去:离开。②苛政:苛刻的政令、繁重的赋役等。苛:苛刻,暴虐。译文:孔子问:“那为什么不离开这里呢?”(妇人)回答说:“(这里)没有残暴的政令。夫子曰:“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①小子:古时长者称晚辈为小子。这里指孔子称他徒弟。②识(zhì):通“志”,记住。③于:比。译文: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