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3页时事热点:“江苏文科状元白湘菱无缘清北”江苏淮安文科状元白湘菱今年高考语数外三门成绩总分430分,却因为选修课历史成绩为B+,无缘清华、北大等一流名校。这一消息经媒体曝光之后,引起舆论的广泛关注。很多人为白湘菱感到惋惜,为清华北大等名校不能“网开一面”破格录取难以理解。【作文题目】【2020年10月衡水中学高三质检】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2020年江苏省共有34.83万考生,白湘菱同学以430分一举获得江苏省文科第一名。然而选修科目政治是A+,历史却考了一个B+。许多名校在江苏招生除了高考分数要求外,还严格要求选修双A+。此事一经公开,立即引发激烈的争论。有人希望名校“不拘一格降人才”,破格录取白湘菱;也有人说招生还是要按录取规则,规矩不应视同儿戏。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你撰写一篇发言稿,在班级的“每周时评”讨论会上发言,表明你的态度,体现你的思考和理解。要求:确定立意,自拟标题,自选角度;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可用素材】人们对白湘菱动以恻隐之心,但是高考的性质决定了,人才选拔的的底线是公平公正,如果清北破格录取白湘菱即打破规则即动摇了这种公平性。或许又有人说,江苏的录取规则本身就存在问题,白湘菱不应该成为制度的牺牲品。但是事实确实如此吗?今年是江苏实行08高考制度的最后一年,2021年江苏开始实行新高考方案,物理和历史两门选考科目以原始分计入总分。白湘菱等级为B+的历史分数如果按照原始分计入总分,比和429两门选修都是A+的第第2页共3页二名相比较,到底谁才是文科状元,结果显而易见。清北拒绝白湘菱,也并不是难以理解。无论是高考,还是其它的人才选拔制度,都应该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和底线,动摇了公平性无异于击穿了底线。高考制度至今仍是人们心中最受认可的人才选拔模式,正是因为她最大程度地保证了公平性。于是在求学的道路上,他们宁愿牺牲玩乐的时间,宁愿忍受应试教育十多年的重压,也要参加那一场公平的测试。所以,清北复交坚持规则不录取白湘菱,不但无过,反而有功,功在维护高考录取的公平正义。——于飞未来高考制度一方面要坚守统一规则这一公平底线,另一方面要为特殊人才开辟蹊径。目前来看社会舆论和高校实际招生中“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口子越来越小,这是因为招生录取信息不够公开,引发社会产生招生腐败的担忧。从另一层面来说,高校招生录取技术还没有跟上国家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