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4/6StackEdit–Editorhttps://stackedit.io/editor1/9也聊一下敏捷教练我将分成几部分说一下敏捷教练这个话题:缘起(为什么是我来写这篇东西)敏捷教练(敏捷教练的能力模型以及考量方面)培养挑战(难点究竟在哪里?如何面对?)培养思路(为什么我对于培养更多的拥有敏捷教练心态的管理者信心十足)感谢(没有这些人或组织就不会有现在的我以及这篇文章)这篇文章会详细说明敏捷教练的能力模型,并关注如何逐渐培养敏捷教练进行阐述。我假设你具备一定敏捷知识概念。另外如果配合申导的敏捷教练文章效果会更好。缘起与敏捷的缘分源自2001年在《程序员》杂志上读到的一篇文章《拥抱变化的极限编程》虽然只有2页,但文章确实震撼到了我。我心想这绝对就是软件的未来啊。确实,现在我就是吃的是“敏捷”这口饭。你会猜到我接触敏捷是从极限编程开始的。确实是这样的,想要继续在这条道路上前行的我告别了工作10年的国企,07年加入ThoughtWork中国(那时候只有西安,我总感觉我是混进去的)。在学了一堆编程语言,做了一堆项目之后。11年的离开ThoughtWorks北京,在家无业的状态待了一段时间。闲得没事启动了天津软件沙龙,Bill(李国彪)有一次在活动中问我:王宇,反正你也没啥收入。出来跟我一起培训和咨询吧。也恰恰是Bill的邀请,让我走上敏捷教练之路。说是给别人做咨询和培训,其实Bill也拉一些外国的老师到中国来讲课。与LyssaAdkins和MichaelSpayd的相识是因为2012年一次他们在上海的工作坊《CoachingAgileTeams》开始的。在课上我又一次的被专业教练技能所震撼(何勉老师也在课上,但他说没那么多共鸣)。我又一次的感受到了方向感(我这人相信缘分)。我与Lyssa询问她的书是否有中文版本,我愿意出于学习的目的翻译此书。她说没有,没有中国的翻译者与她联系。我辗转问到出版社,这本书已经翻译完成。GitChat2017/4/6StackEdit–Editorhttps://stackedit.io/editor2/9你可以看到,中英文封面的不同。那个时候确实Coaching在中国IT圈子没有一个非常清晰的定位。(唉,我也无力吐槽书中的翻译,还有无处不在的PMI)GitChat2017/4/6StackEdit–Editorhttps://stackedit.io/editor3/9出版社问我有没有兴趣翻译《共创式教练》。我的专业教练生涯应该是从翻译这本书开始的,一直的持续时间以及金钱的投入。翻译、校对、共创式教练基础课、进阶课、认证过程、共创式领导力课程。我也非常自豪自己很早就拿到了CPCC(CertifiedProfessional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