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广州市增城区农业生产托管现状及发展对策.pdf
下载文档

ID:3440754

大小:456.27KB

页数:5页

格式:PDF

时间:2024-05-01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广州市 增城 农业生产 托管 现状 发展 对策
广州市增城区农业生产托管现状及发展对策梁诗霖何静茵麦婷惠黄伊楠(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广东广州 510550)摘要农业生产托管是农业社会化服务连接农户的具有时代性意义的形式,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第三次动能。基于广州市增城区农业生产托管的实地调研可知,当地农业生产托管的现状是服务对象以种粮大户为主,托管模式以半托管为主,政府加快建立“补贴+三级协办体系+培训”的政策扶持机制,托管服务组织利用现代化思维发展生产。近年来,虽然广州市增城区农业生产托管获得了良好的效益,但仍在小农户需求、建设用地、融资、农产品品牌与销售、行业培训与孵化等方面存在问题。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发展对策,主要包括进一步加强服务宣传与提高农户认知度和积极性、简化用地审批与规范办事流程、加大财政支持与畅通融资渠道、打造农产品品牌与加大销售保障、完善行业培训与孵化机制等方面内容,以期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参考。关键词农业生产托管;现状;问题;对策;广东广州;增城区中图分类号F32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23)23-0205-05DOI:10.3969/j.issn.1007-5739.2023.23.053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和乡村振兴工作的稳步推进,发展农业生产托管,实现农业生产现代化已然成为农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2023 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实施农业社会化服务促进行动,大力发展代耕代种、代管代收、全程托管等社会化服务,鼓励区域性综合服务平台建设,促进农业节本增效。广州市增城区农业发展历史悠久,种植基础深厚,是广州市重点农业大区。近年来,增城区持续探索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把全面开展农业生产托管作为农业发展重点工作,大力培育新型农业主体。相关数据显示,2022 年增城区开展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有 40 家,全年社会化服务面积达 2.43 万 hm2,现有农机总动力 23.83 万 kW,农机装备原值达 3 896 万元,有力地解决了耕地经济效益低、农业劳动力人口老龄化等实际问题,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大部分有关农业生产托管的文献主要聚焦在粮食安全与增产1-2、风险机制3-5、农业现代化6-8以及发展模式、成效、问题和对策这几个方面。在已有的文献中,农业生产托管大多是通过“服务模式成效问题对策”的路径进行研究探讨。关于农业生产托管服务模式方面的文献,冀名峰等9总结了包括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和东北地区三地不同的托管模式。总的来说,农业生产托管具有劳务托管、订单托管、实物托管、货币托管、季节托管等不同的托管模式。张瑞娟等10以黑龙江省兰西县为实例,把当地的农业生产托管模式分为“整合资源市场化托管”模式、“村社合一自我托管”模式和“农机服务合作社托管”模式 3 种,并对其成本、收益和优劣势进行对比。卢洋啸等11根据不同服务主体类型,将农业生产托管划分为企业参与型托管模式、供销合作型托管模式、合作社营销型托管模式、多元主体共营型托管模式。关于农业生产托管成效的文献,张瑞娟等10认为,农业生产托管可以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增加农业生产效益;实现分工经济和规模经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不改变土地承包关系,维持稳定的土地关系;服务主体和农户实现“利润共享、风险共担”;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促进增收。杜洪燕等12认为,农业生产托管在重构农业产业链条组织模式、保留小农户土地经营自主权、推动新兴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王 强等13认为,农业生产托管可以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的有效衔接,有效遏制土地流转过程中的“非粮化”“非农化”趋势,促使主体服务规基金项目 广东省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农业企业管理课程思政案例库建设”(2022ANLK062);仲恺农业工程学院2022 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农业生产托管对农业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影响”(202211347014)。第一作者梁诗霖(2001),女,本科在读。研究方向:农村经济学。E-mail:收稿日期 2023-03-31现代农业科技2023 年第 23 期农村经济学205现代农业科技2023 年第 23 期农村经济学模逐步扩大、服务能力显著提升以及服务方式创新发展。关于农业生产托管发展存在的问题,可总结为种粮收益难以保障、服务组织资金不足、经营管理和专业技术人才缺乏、基础设施无法满足实际需求10,13、服务主体实力有限、农户组织化程度不高12、对农业托管服务认识不到位、托管服务体系和发展环境不完善、农业生产托管面临多重风险14等。1农业生产托管发展现状据调查发现,当地农业生产托管主要采用“土地流转+种粮大户+第三方服务机构”的模式,即村民通过村集体经济组织统一完成土地流转,从而促进规模化、机械化、集约化生产,种粮大户将流转土地的部分作业环节委托第三方服务机构完成。笔者认为,土地流转和农业生产托管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并不是将土地流转与农业生产托管对立起来,而是借助土地流转的土地规模化优势将农地集中经营,为农业生产托管服务规模化提供前提。截至 2021 年 3 月,增城区累计流转家庭承包耕地 1.63 万 hm2,占总面积的 65.38%,经营大户有 160 户。1.1服务对象以种粮大户为主随着增城区土地流转的日益成熟,高标准农田平整及集约化流转带动了一部分愿意种地的农户。越来越多的农户选择将小而散的耕地集中承包,从小农散户经营转变为规模化集中经营,从而衍生出拥有较大规模流转土地的种粮大户。由于种粮大户承包的土地规模较大、自身拥有的机械设备有限以及种粮成本的攀升,他们往往对农业生产托管的需求较强烈,从而借助托管服务促进种植管理集约化发展,提升种植效益,实现土地高效利用。1.2托管模式以半托管为主农户采取半托管的农业生产托管模式产生的效益更高。全托管模式包括但不限于“耕、种、防、收”领域的日常生产作业,并且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多环节生产服务,涉及的生产链条较长,服务成本费用高。另外,增城区有较长的传统农业种植历史,具有良好的农业种植基础和农业政策支持,种粮大户作为农业生产托管的主要服务对象,对农业种植有一定的经验和技术基础,自身持有一定规模的农业机械,在一些生产环节上具备自我供给的能力。据广州石乡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沈女士介绍,相比之下半托管模式可以根据农户的种植情况进行“订单式”“多环节”的半托管服务,对于种植中的复杂环节,可以通过选择专业性较强的托管服务组织来提高整个生产的效率,获取更高的收益。与此同时,全程托管的费用较高,农户的托管费用为 12 00013 500 元/hm2,而半托管的费用较低,如关键环节飞防作业的费用为 150300 元/hm2;机插秧作业环节在政府补贴的情况下,费用为 750900 元/hm2;收割环节的费用则是 1 2001 800 元/hm2。1.3建立“补贴+三级协办体系+培训”的政策扶持机制增城区围绕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这一目标,持续加大农业生产托管政策支持和实施力度,根据当地农情,积极建立“补贴+三级协办体系+培训”三位一体的政策扶持机制,进一步提升农业生产托管服务组织服务水平,满足农户增收需求,为此政府对种粮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实施政府补贴,具体政策内容见表 1。相关数据显示,增城区为了推进农民合作社及家庭农场在推广试点、产品营销、品牌赋能等领域的发展,20202022 年累计下放各级财政资金共 1 701.45 万元。同时,增城区重点围绕丝苗米、仙进奉、迟菜心 3个独具特色的农产品,在小农户较多的区域开展全程农业生产托管服务的试点。增城区主动学习高质量发展典范,吸取各市区先表 1广州市增城区最新种粮大户补贴相关政策补贴项目种粮大户补贴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财政补助集体农业用地流转补助奖励农机补贴无人机补贴水稻育插秧作业补贴内容单造种植水稻 1 hm2以上(含 1 hm2)的承包经营户或新型农业主体每造可享受 1 500 元/hm2的补贴,每户单造补贴金额不超过 16.67 万元获评区级示范的奖励 5 万元、市级示范奖励 10 万元、省级示范奖励 20 万元、国家级示范奖励 30 万元,不同级别的奖励资金可叠加享受流转经营主体大户(转入方)补贴标准为 7 500 元/hm2(流转合同有效期内连续 5 年)农机补贴有农机购置补贴以及农机报废更新补贴,具体补贴情况视机械种类而变农用无人机植保作业补贴标准为每次 300 元/hm2,单次作业规模不低于 2 hm2,享受补贴每造不超过 2 次水稻育插秧机械化作业实施定额补贴,补贴标准为 1 200 元/hm2,水稻精量穴直播、水稻农用无人机直播 2 种机械化种植方式纳入作业补贴范畴,每造补贴标准分别为 750 元/hm2和 300 元/hm2206进经验,依据当地农业生产托管实际发展情况,因地制宜建立健全“县级运营中心+镇级服务中心+村级托管员”三级协办体系。县级运营中心以市场化的经营性服务为主、政府购买的公益性服务为辅,通过建立服务型合作社、服务联盟等整合分散的资源,协调确定本区域服务价格、服务标准,推进区域生产托管服务的标准化、规范化发展。镇级服务中心主要依托本地发展情况稳健的服务组织,为当地提供托管服务,并指导村托管员持续跟踪服务过程和服务反馈,加强服务组织协调和监督,确保服务质量。村级托管员主要整合所负责区域内农户分散的服务需求,提高农户组织化程度,降低对接成本15。增城区创新农技推广服务方式,建立一支专注农业技术服务的“轻骑兵”,多方面提高农户的综合素质。农业生产托管专班、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所等多个单位协同推动“轻骑兵+农业生产托管”的发展,并邀请各个领域的权威专家与乡土专家,拍摄近 40 期关于种植、畜牧、水产、农机等通俗易懂的农业短视频。增城区紧跟“互联网+”的潮流,开展线上技术服务和线下农民培训班,举办无人机机械操作、农业技术应用、高素质农民、农业安全生产等培训班,发挥“轻骑兵”的技术支撑作用,转变农户种植观念,从而提高农户、农企的种植水平,推动生产托管实现农业机械和种植技术的推广。1.4利用现代化思维发展生产增城区以“全程机械化”为载体,“全产业链农业托管服务”为内核,为农户及新型农业经营者提供“统一供应农资、统一机播机收、统一田间技术指导、统一飞防、统一烘干销售”等多环节、全产业链农业社会化服务,为农户及新型农业经营者量身定做服务方案,达到开源节本、增产增收的效果,推动增城区农业机械化和现代化的发展。增城区的农业生产合作社带领团队,在促进原有耕地效益最大化的同时,针对农村的闲置田地进行改良,有效盘活农村闲置田地。同时,利用互联网思维为农业生产托管的进一步壮大提供技术支持。2农业生产托管发展存在的问题2.1小农户农业生产托管需求小由于小农户对农业生产托管认知低以及耕种积极性不高,他们对农业生产托管的需求有限。根据访谈结果显示,当地农业生产托管在小农户中推广宣传较少,部分村民和村委对托管没有系统的了解,减少了小农户获取托管服务的渠道,导致小农户对托管服务的认知程度不高。同时,受限大部分农户老龄化严重的问题,农户种植观念保守,对农业生产托管这一新的农业经营模式接受度较低。作为广州的农业大区,增城区耕地小而散的现象突出,耕作不便,粮食产出总量低,收入也低,导致一部分农户对于自己面积较小的田地采取消极守旧的态度。另一方面,由于农业技术和基础设施较为落后,肥料、农药以及良种等种植成本的不断攀升,小农户耕作积极性不高。因此,小农户按照传统观念通常将土地流转出去或者直接撂荒。2.2托管建设用地短缺国家严格控制农业用地,特别是永久基本农田,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严格管控耕地“非粮化”,守住耕地保护红线。政府对农业生产用地的指标把控较严,关于广东省增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 年)的成果公告 内容显示,20102020 年增城区耕地保有量不低于 38 018 hm2,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少于 38 550 hm2。同时,农用地转用如涉非农用地农机放置、农作物晾晒烘干和加工场地等,往往需要经过多个单位的审批、核准或备案,前后经历“立项选址预审报批环境影响评估申领建设用地许可证供应用地办理登记”等手续,存在审核难度大、手续多、所需文件资料多、审核程序复杂、申请限制条件较多等问题,导致农业生产所需用地紧张,难以满足服务组织进行农产品仓储、烘干、加工等用地需求,不利于农业生产托管市场的发育和全产业链条建设。2.3托管服务组织资金不足一方面,托管服务组织前期需要投入大量的成本,主要包括农机设备购置成本以及后期维修费用、生产设备的折旧损耗、农机手和农事员等雇员工资、土地租金、生产程序所需费用等,投入资金多,回报周期长,资金周转速度慢,并缺乏相关融资政策优惠与支持。另一方面,增城区生产托管尚在起步阶段,政策以及相关法律法规也处在逐步完善的过程中,该领域的农业金融融资渠道仍未畅通,据广州石乡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沈女士介绍,增城区还没有推行相关农业生产托管贷款等金融创新产品,限制了当地农业生产托管的发展。梁诗霖等:广州市增城区农业生产托管现状及发展对策207现代农业科技2023 年第 23 期农村经济学2.4农产品品牌与销售体系有待完善大多数的服务组织需要通过订单农业来带动生产托管的各个环节,托管服务由农户主导向服务组织主导转变,同时打造个性化品牌来提高农产品溢价,促进全产业链增收。但由于宣传推广力度不足,宣传对象仅局限于种粮大户、种植企业等规模化经营的个人或组织,忽视了潜在的小农户市场,没有关于小农户的针对性技术与服务。此外,受限于仓储场地以及烘干加工设备,服务组织收割后的稻谷等农产品大都是低价销售,销售渠道狭窄,而电商销售等新型销售方式仍在建设中,大大压缩了销售利润空间。2.5行业培训与孵化机制仍需健全目前,农业生产托管相关农业方面的人才和完备的教育培训比较欠缺,需进行系统化完善。行业内的人才激励计划不完备、政府扶持力度有限,未能产生较大的行业吸引力,较多人才对进入该行业持有保守态度。同时,当地部分具有一定种植经验的农户在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发生变革时没有及时得到政府的系统培训,进一步转型为新型农民,致使农业专业人才流失,一定程度导致农业生产托管行业的农业研究员和农机操作手等方面技术人员出现供给缺口的情况,亟需不断完善人才教育培训政策和机制,吸引更多优秀的技术人员进入生产托管行业。此外,各托管组织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合作较少,孵化机制和交流共享平台建设仍在完善。3农业生产托管发展对策3.1加强服务宣传,提高农户认知度和积极性积极推广现代化农业生产观念和技术,开展宣传引导工作,鼓励农户参与全托管或半托管。结合增城区的农情,通过开展农机操作培训班、农业知识科普讲座、村级托管员落村落户活动等多种方式普及新型农业生产知识和技术,加强农户对农业生产托管等新内容、新观念、新政策的理解,从而激发农户对生产托管的需求,有效盘活撂荒土地,切实提高生产效益。建立完善的利益联结机制,让更多的小农户能够享受到农业生产托管的发展红利,提高小农户参与农业生产托管的积极性。政府可进一步落实相应的补助政策,利用基层力量和熟人社交引导和鼓励整村推进农业全程式生产托管。服务组织可根据增城区区域特色,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针对小农户市场量身定做综合化、一站式的托管服务解决方案,开拓和壮大农业生产托管小农户市场。3.2简化用地审批,规范办事流程简化农用地转用审批流程,健全相关的生产托管扶持政策和监督机制。针对托管服务组织中的用地难题,政府可根据增城区农业生产托管服务组织的具体运营情况对相关农业或非农业用地放宽要求,设置相应的农业生产托管建设用地指标,统筹安排发展所需的用地,鼓励服务组织数量和质量的提升。政府应及时开办线上线下一体和一站式便民的办事窗口,规范新的办事流程,确保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建设用地审批规范化、标准化,提高审批效率,利于农业生产托管产中环节向产前、产后环节的延伸,加快建设全产业链条。3.3加大财政支持,畅通融资渠道加大财政扶持力度,积极甄选更多托管服务主体,持续推进农业生产托管的专项资金补贴,加大政策支持覆盖面和实施力度,加强农机购置补贴和作业补贴发放和监管。政府牵线搭桥,引导金融机构与服务组织二者加强合作,同时强化政府融资担保和支持企业直接融资,在银行贷款方面给予信贷支持和优惠,放宽贷款限制和期限,降低贷款利率,降低企业综合融资成本。引入银行、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以及第三方融资平台,增设金融服务专线,在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增设专门的农业生产托管融资板块,因地制宜地推广和创新农业生产托管贷、资产支持证券等金融产品,满足农户和服务组织的金融需求,畅通融资渠道,营造良好的金融发展环境,促进增城区“农业生产托管+金融”的发展模式稳步推进。服务组织可邀请资产管理专业机构进行企业资产管理,提高生产设备的使用率,降低企业运行维护成本。3.4打造农产品品牌,加大销售保障政府可引导小农户、种粮大户和服务组织等主体注册登录和利用好广东省线上“粤农服”平台,加快建设集市场信息、典型示范、政策解读、托管项目、市场销售、品牌打造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发挥广东现代农业服务业联盟的组织优势,整合市场资源,为农产品打造品牌和销售提供平台,引导、鼓励农业生产托管产业链不断发展的同时推动小农户组织化,进一步培育和壮大小农户市场。推进订单农业有序健康发展,以订单农业促进农业稳增长,以销定产,迎合市场需求,提前锁定成本和利润,降低生产经营风险。208服务组织可适当利用远期、期货等金融衍生工具,提前锁定销售利润,保障销售利润持续稳定,但这对农户的文化素质要求比较高,农户可以通过委托期货公司或第三方服务公司完成。3.5完善行业培训与孵化机制农业部门可通过农业生产托管的宣传推广和人才激励计划的建设,鼓励毕业大学生、乡村能人等年轻劳动力加入农业生产托管服务组织,加大农业生产托管服务的人才培养,特别是农业技术人员的培养,同时重视新型农民的转型,通过开展“职业经理人、托管员”等培训班,发挥当地土专家的带头作用,建立专门的人才培训服务站,提高托管服务组织的服务水平,强化人才支撑激活的作用。建立和规范行业标准,规范托管交易合同和交易价格,加强行业准入管理。加强服务组织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与共享,促进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加快产业园和孵化器建设,汇聚和创新资源要素,创建融政府、科研机构、投资机构、支持服务方、托管企业等多个主体于一体的生态系统,支持龙头企业和小而精企业优先发展,形成完整的上下游产业链。参考文献1 江帆,宋洪远,高鸣.农业生产托管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理论分析:基于生成逻辑的视角J.农业现代化研究,2022,43(1):11-19.2 芦千文,苑鹏.农业生产托管与稳固中国粮食安全战略根基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1(3):58-67.3 杜洪燕,陈俊红,龚晶,等.农业生产托管:模式、成效及风险分担机制:基于山西和黑龙江两省的调研J.价格理论与实践,2020(12):10-13.4 常伟,王丽霞.农业生产托管中的风险配置研究:基于反向租佃视角J.农村经济,2018(9):87-92.5 穆娜娜,孔祥智,安旭.土地托管的风险分担机制研究J.中国物价,2018(3):66-69.6 杜洪燕,陈俊红,刘宝印,等.农业生产托管推进小农生产现代化的逻辑创新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22,43(4):183-189.7 朱俊峰,邓远远.农业生产绿色转型:生成逻辑、困境与可行路径J.经济体制改革,2022(3):84-89.8 蔡保忠.农业生产托管与农业绿色低碳转型:一个理论分析框架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43(3):125-132.9 冀名峰,李琳.农业生产托管:农业服务规模经营的主要形式J.农业经济问题,2020,41(1):68-75.10 张瑞娟,宦梅丽.农业生产托管:模式、成效及启示:来自黑龙江省兰西县的经验J.重庆社会科学,2020(10):5-17.11 卢洋啸,孔祥智.农业生产托管的形成机制与服务模式分析J.现代经济探讨,2021(6):119-125.12 杜洪燕,陈俊红,张峻峰,等.农业生产托管:成效、问题及对策:基于晋苏黑三省的调研J.农业经济,2022(1):6-8.13 王强,吴国庆,江朝福,等.横峰县农业生产托管服务成效分析J.农家参谋,2021(24):3-4.14 白玉,邵书慧.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生产托管困境与路径研究:以山东省枣庄市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22,50(7):250-252.15 曹成毅,缪翼.广东:农业生产托管驶入快车道N.农民日报,2021-12-16(4).梁诗霖等:广州市增城区农业生产托管现状及发展对策(上接第 204 页)62.9 王伟础,金晶.乡村振兴的文化赋能:以富阳洞桥为例J.杭州(周刊),2019(15):10-15.10 李业昆,姜樊.互联时代如何给组织赋能J.经济研究参考,2018(47):93-96.11 王敏.文创产业赋能下老字号茶叶企业品牌策略研究J.福建茶叶,2021,43(1):59-61.12 程虹,黄锋,聂枭镒.区域公用品牌价值的衡量方法:基于“潜江龙虾”案例的研究J.宏观质量研究,2022,10(3):1-21.13 文华,刘英,陈凯达.乡村文化旅游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路径研究J.草业科学,2022,39(9):1968-1978.14 李涵之,管子元,郭新,等.基于康养产业发展的乡村振兴规划研究:以资溪县杜兰村为例J.建筑与文化,2023(1):71-73.15 姜长云.准确把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J.全球化,2018(8):13-24.16 杨建彩.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的理论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2020(7):5-6.209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