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下半年全国教师资格统考「教育知识与能力」重要分析中公教育教师考试研究院中国·中公教育版权所有翻印必究1教育知识与能力一、考情综述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作答时间为12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模块包含教育基础知识与基本理论、中学课程、中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心理、中学生发展心理、中学生心理辅导、中学德育、中学班级管理与教师心理,共八个模块。八个模块中,教育基础知识与基本理论在考试中的比重一直较为稳定,约占30分的比重;中学课程这一章由于知识容量较小,仅在15年下半年占了14分,其他年份都在4分左右;中学教学、中学德育、中学生发展心理和学习心理这几章各类题型都有所涉及,所占比重也较大。中学班级管理和教师心理一般不作为考查的重点;中学生心理辅导基本上都是以单选题形式考查,分值小难度小。二、要点汇编(一)教育基础知识与基本理论1.教育的本质教育是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2.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规律具体表现教学启示顺序性人的整体发展有顺序和方向循序渐进;不能揠苗助长阶段性每个阶段有各自的发展任务分阶段教学,在内容和方法选择上不能“一刀切”不平衡性个体内部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是不均衡的;个体内部不同方面有着不同的发展速度适时而教,抓住关键期互补性生理机能的缺失由生理机能或心理机能弥补扬长避短个别差异性不同个体之间的发展具有差异性因材施教(二)中学课程课程内容的三种文本形式:(1)课程计划课程计划是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学校教学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体现了国家对学校的统一要求,是组织学校活动的基本纲领和重要依据。课程计划由课程设置、学科顺序、课时分配、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构成。其中,课程设置也就是开设哪些学科是课程计划的中心。(2)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的具体化,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也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价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它规定了学科的教学目的和任务,知识的范围、深度和结构、教学进度以及有关教学法的基本要求。新课程标准的基本框架: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附录。其中,课程目标是课程标准的核心内容。(3)教材教材是教师和学生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包括教科书、讲义、讲授提纲、参考书、活动指导书以及各种视听材料。其中,教科书和讲义是教材的主体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