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第十二章国民收入的核算•市场经济的效率与问题•马克思的分析:效率分析:一般商品经济社会:价值规律资本主义社会:剩余价值规律绝症分析:资本积累规律(两极分化、社会总产品实现受阻)微观效率和宏观绝症的辩证统一•西方经济学的分析:效率分析:理性经济人最优化行为一般均衡(所有的人都满意)问题分析:微观:收入差距、垄断问题、公共品问题、外部性问题宏观:失业、通货膨胀、国际收支问题、经济增长问题微观效率和宏观问题的割裂第一节宏观经济学的特点•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1936年)为宏观经济学奠定了理论基础。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总体的经济行为及其后果。宏观经济学的研究目的,就是通过分析一国或地区的总产出、就业、物价水平、国际贸易等宏观经济总量,揭示该国或地区的居民收入、就业、及通货膨胀等变量之间的相互因果关系,进而提供解决宏观经济问题的政策建议。一、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关系宏观经济学研究总体经济行为,微观经济学研究个体经济行为,两者的研究对象不同,但宏观经济分析必须以微观分析作为基础。由于总体经济行为绝非个体经济行为的简单加总,对微观经济是正确的东西,对宏观经济未必是正确的,微观经济学的一些结论不一定适用于宏观经济学。二、宏观经济学方法宏观经济学运用的是总量分析方法。它在运用总量分析法时,不仅要注意经济个体的数目,还要注意各经济主体的行为在总体经济行为中的地位和作用。此外,宏观经济学中,同样有短期和长期,静态、比较静态和动态的分析,还有大量运用在微观分析中的均衡分析和边际分析法。三、宏观观经济学鸟瞰和本书宏观部分的章节安排国民收入短期决定及对策长期决定及对策有关国民收入的短期决定的不同意见和对策总需求曲线总供给曲线产品市场货币市场国际市场劳动市场(和总量生产函数)经济增长论和经济周期理论第二节国内生产总值一、GDP的定义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经济社会(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最终产品——指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并由其最后使用者购买的产品和劳务。中间产品——是指用于再出售而供生产别种产品用的产品。二、对GDP定义的理解1、GDP是一个市场价值的概念。2、GDP测度的是最终产品的价值,中间产品价值不计入GDP,否则会造成重复计算。3、GDP是一定时期内(往往为一年)所生产而不是所售卖掉的最终产品价值。4、GDP是计算期内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