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从研究生角度,回望大学四年数学建模路【原创】在进入主题之前,请允许我先默念一段话,这段话,影响了我好久好久……当一个人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他临死的时候,能够说,我把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人生最宝贵的事业——为我及其身边人的幸福而奋斗。我们进入正题吧,首先请再次允许我回忆一下自己大学四年的建模路,也许你和我一样,想过捷径,走过弯路,但那段时光真的是非常宝贵的,现在回想起来,除了酸酸甜甜的微笑外,我想也许最好的就是感恩!如果不想看这一部分,可以直接从这里看第4页,谢谢!大一刚入校,听到学校欢迎新生的广播里:“我校在国际数学建模竞赛上….,在全国数学建模竞赛上……”。当时听到这段话,就萌生了对数学建模的好奇感,因为感觉自己高中时的数学还可以,同时自己的本科的专业也是计算数学,正好对口,如果想在大学能获个全国级的大奖的话,数学建模比机器人大赛、英语竞赛等,对我而言,应该算是比较容易的,于是便萌生了做数学建模的念头。大一协会招新,我毫不犹豫的加入了校数学建模协会,心里是十分高兴的,因为终于可以慢慢接触数学建模了,所以每个月的数学建模讲座我都去,虽然听的不是很懂,但还是坚持了下来。在大一年末的四期讲座之后,具有800多新生的数学建模协会只剩下不到100个新生了(一年以后,这些人基本都是全国数学建模竞赛省奖以上的获得者)。分析下大一为什么很多人都离开数学建模的原因,大一时学校不让买电脑,我们高数、线代等课都还在上,对数学根本没什么积淀,同时大一的课又非常多,很多人不止加了数学建模一个协会,所以时间的分配问题就成了大问题,在面临选择时,数学建模便很不幸首当其冲被抛弃了,条件不具备,时间没处理好,也许成了很多同学与数学建模失之交臂的关键因素。记得大一上学期学期末,我们队上交的第一篇“论文”是手写的,做题的方式和求解高中的数学应用题没什么区别,洋洋洒洒写了10页,虽然现在想起来,当时用的方法好笑之极,但那份认真和执着,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做题的信念打动2了在场交流的很多人,一篇只用计算器和圆珠笔写出来的,没有查阅过任何文献的“论文”,为我的数学建模路埋下了伏笔。过完年后,大一下学期,由我们学校组织的苏北数学建模联赛于5月1日-5月4日开赛了,我和同班的一名同学,与我们院的一位学长,三人一起组队参加了比赛。用“一窍不通”来形容当时做题时的感受是再恰当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