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攻坚-文史2主讲教师:王欣欣授课时间:2019.04.19粉笔公考·官方微信1理论攻坚-文史2(笔记)第五节三国两晋南北朝【解析】三国是魏、蜀、吴;两晋是西晋、东晋;南北朝不是指一个朝代,北方政权更迭频繁,统称为北朝,南方政权更迭频繁,统称为南朝,三国两晋南北朝是国家分裂、政权更迭频繁的时期,但同时也是民族大融合的时期。一、三国鼎立1.官渡之战之后,曹操陆续统一北方。2.赤壁之战,使得三国鼎立格局初步形成。公元220年,曹丕废汉献帝,在洛阳称帝建魏,此后刘备建蜀汉、孙权建吴,三国鼎立局面正式形成。2【解析】1.东汉末期爆发黄巾起义,为了镇压黄巾起义,各地州郡长官扩充军力,虽然农民起义被镇压,但东汉出现军阀割据、军阀林立的局面。当时北方有实力的军阀是曹操、袁绍,一山不容二虎,为了争夺北方的统治权有了官渡之战。官渡之战的交战双方是曹操和袁绍,曹操以少胜多大败袁绍。官渡之战中的关键人物是许攸,许攸本是袁绍身边的谋士,后投靠曹操献火烧乌巢之计,告诉曹操袁绍的粮草囤积在乌巢,火烧乌巢使曹操以少胜多打败袁绍,陆续统一北方。2.赤壁之战:南方有依附于荆州的刘备和割据于江东孙权,看到曹操气势汹汹、挥师南下,孙刘二人选择联合抗曹,发生赤壁之战,孙刘联军以少胜多大败曹操。曹操因胜而骄、因骄而败,再也不敢轻易南下,赤壁之战后三国鼎立的局面初步形成。3.公元220年,曹操的儿子曹丕废除汉献帝,最先称帝(注意:曹操没有称帝)建立曹魏政权,刘备在成都建立蜀汉政权,孙权在建邺(今南京)建立孙吴政权,三国鼎立的局面正式形成。4.魏、蜀、吴三国中实力最弱的是蜀汉政权,最先被灭。魏国的大权旁落在司马家族的手中,司马懿、司马昭(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司马炎,司马炎废了魏帝自己称帝,建立西晋。司马炎建立西晋之后灭了吴国,此时三国鼎立的局面结束,进入统一的时期,即西晋。二、西晋公元266年,司马炎废魏称帝,建立晋朝,定都洛阳,史称西晋。公元280年,西晋灭吴,统一南北。公元316年,匈奴与其他民族联合攻陷洛阳,西晋灭亡。3【解析】1.西晋的开国皇帝是司马炎,开国皇帝通常情况下都是励精图治的,但司马炎开国就昏庸。司马炎后宫佳丽成千上万,骑着羊车选择晚上宠幸哪个妃子。司马炎的儿子晋惠帝司马衷是历史上有名的“白痴皇帝”,大臣说老百姓闹饥荒吃不上饭,皇帝回答吃不上饭可以喝肉粥。正是因为皇帝智商不在线,发生了争夺皇权的八王之乱。2.考点:(1)八王之乱发生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