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代汉人墓葬——以宣化辽墓为例一、墓地概况宣化辽墓群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五代时期,后晋石敬塘割燕云十六州给契丹,其中包括唐僖宗885年设立的武州,即现在的宣化地区。契丹建辽国后,改武州为归化州,属西京道,宣化为当时州、县治所。宣化辽墓群位于城西约3公里的下八里村1974年—1993年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先后发掘了10座墓葬,其中1座被盗,1座是修建后没有投入使用的空墓圹。8座墓的壁画保留很好。8座壁画墓中有6座出土有墓志,有墓志记载来看,东部为张氏墓地,西部为韩氏墓地。张氏墓地分为东南和西北两个区,下葬年代均在辽代晚期。张氏墓地东南区张氏墓地西北区墓号墓主去世年下葬年M10张匡正清宁四年1058年大安九年1093年M7张文藻咸雍十年1074年大安九年1093年M3张世本大安四年1088年大安九年1093年M1张世卿天庆六年1116年天庆六年1116年M5张世古乾统八年1108年天庆七年1117年M2张恭诱天庆三年1113年天庆七年1117年根据墓志记载张氏墓地至少属于祖孙六代人西部韩氏墓地M4韩师训下葬于辽天庆元年1111年二、墓葬形制宣化辽墓均为砖室墓,形制与中原、北方地区宋代墓葬较为接近,均为仿木结构砖雕壁画墓,有单室、前后双室,墓室平面为圆形、方形、多角形,墓室内有影作木结构。M1——张世卿墓M2——张恭诱墓M3——张世本墓M4——韩师训墓三、葬仪火葬。使用木棺或小木棺为葬具,装殓骨灰。也有使用木偶人做葬具,内装骨灰。张世卿墓志记载实行火葬是“依西天毗荼礼”,说明辽代晚期宣化一带佛教的兴盛。佛教在印度时盛行火葬,称之为“荼毗”。佛教东传,在中国“自释氏火葬之说起,于是死而焚尸者,所在皆然”。少林寺塔林四、墓葬壁画1、壁画题材宣化下八里辽墓群的每座墓都有壁画,内容丰富,题材多样,色彩鲜艳,技术纯熟。宣化墓壁画以家居生活为主,家居生活图中又以佛事活动为主。(1)出行图、门卫图。(2)散乐图、宴乐图、备茶图、备经图、挑灯图、侍者图。(3)屏风图、花鸟图、门或门楼图。(4)黄道十二宫与二十八星宿图、日月图、神怪图、莲花藻井图。韩师训墓壁画展开图2、壁画内容(1)墓顶图以莲花为中心的花卉图M7前室墓顶以莲花为中心外绕二十八星宿图M10后室墓顶我国古代天文学家把天空中可见的星分成二十八组,叫做二十八宿,东西南北四方各七宿。随县出土的战国时期曾侯乙墓漆箱,箱盖上首次记录了完整的二十八星宿的名称。以莲花为中心外绕二十八星宿图黄道十二宫星相图M1后室墓顶古代巴比伦把整个黄道圈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