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18种群和群落一、选择题1.(2013•福建高考•T3)在两块条件相同的退化林地上进行森林人工恢复和自然恢复的研究,20年后两块林地的生物多样性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其中人工种植的马尾松人工恢复林植物种数为137种,无人工种植的自然恢复林植物种数为226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可采用样方法调查林地上植物的种群密度B.森林恢复提高了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C.人工恢复林比自然恢复林的植物丰富度低D.自然恢复林的形成属于初生演替【解题指南】解答本题应注意以下几个关键点:(1)分析题干信息,得出自然恢复林明显比人工恢复林的植物丰富度高、稳定性强。(2)理清植物种群密度取样调查的方法。(3)原先未曾有过植被的环境发生的演替是初生演替,原有群落环境失去原有植被后再度恢复是次生演替。【解析】选D。本题考查群落演替及相关知识。A项,样方法是植物种群密度取样调查的方法,故正确。B项,森林恢复后增大了光合作用面积,提高了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故正确。C项,从题干中看出,人工恢复林植物丰富度明显低于自然恢复林,故正确。D项,退化林地失去原有植被后再度恢复属于次生演替,故错误。2.(2013•福建高考•T4)下列为减少实验误差而采取的措施,错误的是()选项实验内容减少实验误差采取的措施A对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进行计数多次计数取平均值B探索2,4-D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预实验确定浓度范围C调查人群中红绿色盲发生率调查足够大的群体,随机取样并统计D比较有丝分裂细胞周期不同时期的时间长短观察多个装片、多个视野的细胞并统计【解题指南】解答本题需要明确以下两点:(1)减少误差是指采取上述措施后得到的实验结果更准确、更接近真实值。山东、北京、天津、云南、贵州、江西六地区试卷投稿QQ23553946941(2)多次观察、多次测量、多次计数取平均值、平行重复实验等都是减少偶然误差的常用措施。【解析】选B。本题考查生物实验操作及误差分析。A、D项实验中是通过多次观察或多次计数减少偶然误差,故正确。B项,预实验是为了避免实验的盲目性,减少无效的劳动量,但得出的结果不一定更准确,故错误。C项,调查人类遗传病的发病率实验中,如果调查的群体不够大,或没有做到随机取样,都会导致调查的结果不准确,故正确。3.(2013•新课标全国卷Ⅰ•T5)某农场面积约140hm2,农场丰富的植物资源为黑线姬鼠提供了良好的生存条件,鼠大量繁殖吸引鹰前来捕食。某研究小组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该农场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了100只,标记后全部放掉,第二次捕获了280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