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学科(下)导学指导案(第二单元表内除法)课题:除法的含义及读写法课型:新授探究课课时:第3课时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1、结合问题自学课本第13、14页例4、例5以及练习三第1-4题。用红笔勾画出疑惑点;独立思考完成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任务,并总结规律方法。2、针对自主学习中找出的疑惑点,课上小组讨论交流,答疑解惑。3、带*号的帮扶生不做。学习目标:1、巩固“平均分”的概念,知道平均分就是每一份分得结果同样多。2、初步体验除法运算与生活实际的密切关系。3、通过分一分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学习重点:进一步感悟平均分的本质特征。学习难点:体会平均分的两种操作方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圆形纸片。教法:“引导发现法”“讨论法”和“讲授法”相结合。学法:自主探究发现与合作交流。教师复备栏或学生笔记栏一、导学目标(一)、独立尝试(预习)自学课本第13、14页例4、例5内容。(二)、复习并检查(温固)。1、我能快速写出得数。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http://www.lspjy.com3×4=6×5=6×6=2×4=5×5=6×6=3×2=2×5=3×4=6×2=1×2=2×3=6×3=4×5=2×4=2、8朵玫瑰花,每2朵插在一个花瓶里,需要几个花瓶?3、用20根小棒平均分成2份、4份、5份、10份,每份各是多少根?你知道怎么分吗?(三)1、引入课题: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平均分,今天进一步学习除法的含义及读写法。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导读探究)(一)、课件出示情景图再出示题目: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可以放几个?1提问: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是什么意思?(强调每盘要放同样多)学生独立分竹笋(用纸片代替),然后汇报自己的分法和分的结果。小结:把12个竹笋,放在4个盘子里,就是把12个竹笋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3个。教师:像这样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或把15个橘子平均分成5份等,都是属于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的问题,都是平均分,在数学上我们用一种新的方法——除法来表示。(板书课题:除法)1、以前我们学过加法、减法、乘法的符号,那今天我们学习除法,除法的符号是“÷”。指导书写:写除号时,先画一短横,上下各一点,横线要平直,上下两点要对齐。2、出示书上例题4。教师:“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几个?”这道题应该怎样列式?①要分的竹笋是几个?(12个)把12写在除号的前面。②把12平均分成几份?(4份)把4写在除号的后面。③每份是几?(是3)把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