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人力资源的特性一国的人力资源泛指现在和未来一切可能成为生产性要素的人口,包括现实的、潜在的和未来的人力资源;狭义上,人力资源指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乃至一个组织能够作为生产性要素投入社会经济活动的劳动力人口的数量和质量。人力资源的数量反映为一个国家、地区或组织的人力资源或劳动力人口的总数;人力资源质量更为重要,是一个国家、地区和组织的劳动者健康状况、知识与技术水平、价值与态度、行为能力等综合因素的反映。比较各种资源,虽然物质、财政、技术和人力资源各有其重要性,但人力资源更显特色,其特点包括:1、人力资源为能动资源。其能动性,核心表现为人力资源在管理活动中的主导作用。此外,人力资源是唯一起创造作用的资源,只有高质量的人力资源才能承担不断创新的任务。2、人力资源是高增值性资源。其所产生的价值与影响、收益的份额远远超过其他资源;人力资源能在使用过程中不断实现自我补偿、更新和发展。3、人力资源无法储存。社会知识、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闲置的”人力资源逐渐流失其价值与特性,因此,唯有前瞻性的、有计划的与适时地运用人力资源,才能发挥人力资源的作用。4、人力资源必须不断地投资、维持与提升,才能保持其价值和增值。人力资源也会老化,表现为人的体力、智力、知识、技能以及态度和行为不能适应新时代的要求,造成资源价值或创造价值的减损。这就需要组织持续不断地投资于人力资源,并强化其知识技能与态度。所以,优良而可靠的人力资源实为组织最重要的资产和资本,人力资源系统是组织的动力系统。第二节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兴起人力资源管理是20世纪70年代,特别是80年代以来流行与兴盛的一个管理领域。人力资源管理一词取代传统的人事管理一词并非仅仅是词语的变化,而是反映了时代变化的特征乃至管理理念的变化。具体分析,导致人力资源管理兴起的主要原因或因素包括:1、人力资源或人力资本理念的确认和广泛共识。人力资本理论的创始人西奥多·舒尔茨和加里·贝克尔认为,人力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因素,只有通过一定方式的投资,掌握了知识和技能的人力资源才是一切生产资源中最重要的资源。80年代以后,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本的重要性被人们广泛地认同和接纳,英国经济学家哈比森的观点或许代表了人们普遍的看法,即人力资源是国民财富的最终基础。2、国际化和国际竞争的加剧。人力资源在某种程度上已成为一个国家核心的竞争优势所在,因为人力资源是一个国家发展和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