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弈论理论概述和典型案例博弈论理论概述博弈论又称为“对策论”,它的基本概念包括参与人、行动、信息、战略、支付(效用)、结果和均衡,其中,参与人、战略和支付是描述一个博弈所需要的最少的要素,参与人、行动和结果统称为“博弈规则”。博弈论主要研究理性决策主体的行为发生相互作用时的决策及均衡问题,即研究理性决策者之间冲突和合作的问题,它排除了个体的非理性行为。在传统微观经济学中,微观经济主体的决策是在既定约束条件下追求效用水平或者收益水平的最大化。主体的效用函数(或收益函数)只是取决于自身的选择,而不依赖于其他主体的选择。但是在现实世界中,经济主体之间的选择是相互作用的。相对而言,博弈论中经济主体的效用函数(或收益函数)不仅依赖于自身的选择,而且依赖于其他经济主体的选择,即经济主体的最优选择是其他主体选择的函数。从这个意义上讲,博弈论研究的是在存在相互外部经济条件下的经济主体选择问题,它与局部均衡微观经济学中的个人效用函数存在着共同点和差异性。共同点主要体现在两者的目标函数相同,即都是在既定的约束条件下追求效用或者收益最大化;差异性表现在两者约束条件中所包含的变量不同。博弈论的主要内容和博弈论的分类紧密相关。按照博弈中各方决策是否存在时间上的先后次序,博弈可以分为静态博弈与动态博弈。如果各方同时进行决策选择,或者虽非同时但后行动者并不知道先行动者采取了什么具体行动,则称之为静态博弈;把各参与人不是同时,而是先后、依次进行选择、行动,而且后选择、行动的参与人通常能观察到先进行选择、行动的参与人的选择、行动的博弈称为动态博弈;按照各方是否拥有其他方决策的信息,博弈可以分为完全信息博弈与不完全信息博弈。完全信息博弈中,每个主体都拥有所有其他主体的特征、战略及支付函数方面的准确信息,而在不完全信息中,当事人只能了解很少的信息。将上述两个角度的划分结合起来,可以得到四种不同类型的博弈,即: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完全信息动态博弈,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与这四类博弈相对应的四个均衡概念,即纳什均衡、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贝叶斯纳什均衡和精炼贝叶斯纳什均衡。表1概括了上面所讲的四种博弈及对应的四个均衡概念,也大致反映了三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在非合作博弈论中的地位。表1博弈的分类及对应的均衡概念行动顺序信息静态动态完全信息完全信息静态博弈纳什均衡代表人物:纳什(1950,1951)完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