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B414040特殊地段施工1B414041涌水地段施工特点★★一、施工调查处理涌水的施工办法施工要求二、辅助坑道排水1.坑道应与正洞平行或接近平行。2.坑道底标高应低于正洞底标高。3.坑道应超前正洞10~20m,至少应超前1-2个循环进尺。三、超前钻孔排水2.钻孔孔位(孔底)应在水流上方。(2014单)4.超前钻孔的孔底应超前开挖面1~2个循环进尺。四、超前围岩预注浆堵水1.注浆段的长度一般宜在30-50m之间。2.钻孔及注浆顺序应由外圈向内圈进行,同一圈钻孔应间隔施工。1B414042塌方地段施工特点★★一、发生塌方的主要原因原因原因分析1.不良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2017多、2018案)(1)穿过断层及其破碎带,或在薄层岩体的小褶曲、断层错动发育地段;当通过各种堆积体时;在软弱结构面发育或泥质充填物过多。(2)隧道穿越地层覆盖过薄地段;(3)水是造成塌方的重要原因之一。3.施工方法和措施不当(1)施工方法与地质条件不相适应;地质条件发生变化,没有及时改变施工方法;施工支护不及时。(2)喷锚支护不及时,喷射混凝土的质量、厚度不符合要求。(3)按新奥法施工的隧道,没有按规定进行量测,或信息反馈不及时。(4)围岩爆破用药量过多,因震动引起坍塌。二、隧道塌方的预防措施1.在掘进到地质不良围岩破碎地段,应采取:(1)先治水(堵、排)(2)短开挖(进尺小)(3)弱爆破(浅眼)(4)强支护(超前支护、钢拱架、锚喷)(5)早衬砌(二衬早)(6)勤量测(增加量测频度)三、隧道塌方的处理措施1.处理塌方的原则:“治塌先治水、治塌先加强”。采取喷锚支护、注浆、管棚、加强二次衬砌、设置护拱等。2.处理塌方前,加强防排水(1)地表沉陷和裂缝采用注浆填充和加固、不透水土壤夯填、开挖截水坑。(2)通顶陷穴口的地表四周应挖沟排水,搭设防雨棚遮盖穴顶。(3)塌体内有地下水活动采用管、槽引至排水沟排出,或采用注浆堵水。3.隧道洞口塌方的处理要求(1)中小型塌方①自上而下全部清除。②可选用刷坡卸载的方法,同时应对仰坡面自上而下进行喷锚网加固。(2)大型塌方可采取先挖台阶的形式清除一部分,再进行喷锚网加固,并在仰坡上适当位置设浆砌片石挡墙防护。5.岩石类塌方(Ⅱ~Ⅳ),塌方规模一般为中、小型。处理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根据塌体内塌腔的矢跨比①矢跨比h/B<0.7:外层初期支护+内层初期支护+防护;②矢跨比h/B≥0.7:外层初期支护+防护。(2)岩石类塌方已塌至隧道上方的原地面时,应采用注浆加管棚整体加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