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章、节第十章忆闽南木偶之灵巧需课时:12课时教学内容1.传统的木偶2.木块造型的方法3.竹材造型的方法4.疏果造型的方法第__1-12_课时课型___新授课教学目标1.了解传统的木偶2.掌握木块造型、竹材造型、蔬果造型的方法重点木块造型的方法、竹材造型的方法、疏果造型的方法难点木块造型的方法、竹材造型的方法、疏果造型的方法教学方法讨论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教学准备教学PPT、案例文本、图片教学环节与主要内容教学活动【课程导入】闽南木偶是民间传统木偶的优秀代表,其造型严谨,雕刻精细,人物性格鲜明,着色稳重不艳,保留着唐宋时期绘画的风格及浓郁的地方特色。本章节将围绕闽南木偶头雕刻展开,在欣赏栩栩如生的木偶形象的同时,感受传统木偶的独有魅力,尝试利用木块、竹材,或生活中常见的蔬果等材质雕刻出彰显童趣的创意作品。【讲授新课】【探寻传统】历史传说闽南泉州以布袋木偶戏闻名。传说明朝嘉靖年间,泉州有一个叫梁炳麟的穷秀才,多次参加科考都没中。于是他到清源山仙公处卜梦,梦中仙公告诉他“功名在掌”中。梁炳麟大喜,欣然赴试,结果又是名落孙山。为了生活,他只好流落街头说书,但读书人爱面子,于是他就躲在帘子后,隔着帘子说书。一天,有个卖艺人来听他说书,觉得梁秀才说得很能吸引听众,就建议他手托木偶人,伸出帘外,边说边表演。梁炳麟按照这个方法一试,果然名声大振,听众称他为“木偶戏状元”。这时,梁炳麟才猛然醒悟这才是应了先前仙公托梦的暗示。因为木偶形体较小,头部连在布袋上,要用手伸入布袋中操纵木偶,同时也是为了演出导入,激发学生兴趣,明确本次的教学目标。携带方便,梁炳麟特制了一个布袋收纳,于是观众就给这新生的剧种取名为“布袋戏”,又称“掌中木偶戏”。传统木偶木偶,古称傀儡,唐会昌三年,福建进士林滋在《闽南唐赋•木人赋》中记载了距今一千多年的精彩的闽南木偶戏和闽南木偶头雕刻。闽南木偶头雕刻使用樟木作为原料,制作工艺和技法极其讲究,要经历选料、下料、打坯、定五官、粗刻成形、细刻修光、上土打磨、上粉画脸、过蜡、植胡梳发等十几道工序。有的木偶头可灵活活动,眼睛能左顾右盼,嘴巴能一张一合,极具地方特色。闽南木偶戏分南派与北派,南派剧目以泉腔演唱,擅长文戏;北派剧目则唢呐高亢,锣鼓喧天,以武戏为主。闽南木偶头雕刻艺人根据角色的特点构思创作,猴头鼠眼、偷鸡摸狗的娄阿鼠,或长眉垂目的慈祥老者,抑或嘴厚肉坠的彪形大汉,都跃然刀下。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