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测量PsychologicalMeasurement陈毅文E-mail:chenyw@psych.ac.cn电话:64861897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心理测量的历史一、国外心理测量的历史19世纪早期,科学家们把在感知觉和心理能力上的个体差异视为一种误差来源,直到19世纪晚期,对个体能力和人格方面差异的科学研究才刚刚开始。(一)测量产生于实际社会发展的需要l法国医生沈干(Seguin)训练智力落后儿童(1837年)l法国医生艾斯克罗尔(Esqurol)对智力落后和精神病人的区分(精神病主要表现为情绪障碍,而一个人驾驭语言的能力,是他智力水平的最可靠的标志);(二)冯特的实验心理学l冯特建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1879年);l观察的个体差异(三)高尔顿的遗传理论测量达尔文的表兄弟,皮尔逊(Pearson)的老师,是智力及其起源研究方面的先驱。《遗传的天才》,人类测量实验室的测量仪器,如测量长度视觉辨别的高尔顿棒,测量听力的高尔顿笛。高尔顿发现,白痴对于热、冷、痛鉴别能力较低。他还说:感觉辨别力“基本上是心智能力中最高的能力。”(四)卡特尔的个别差异研究冯特的学生,高尔顿的朋友。首次提出“心理测验”(mentaltest)这一术语;1890年《心理测验与测量》(五)比纳和比纳-西蒙智力量表的产生1904年法国成立专家委员会研究公立学校中落后儿童的教育方法,比内主张用测验方法识别智力落后儿童,发表了《诊断异常儿童的新方法》,第一个智力测验量表——比内-西蒙量表(1905年量表)诞生。后来两次修订,1908年量表和1911年量表。美国心理学家Pintner说:“在心理学史上,假使我们称冯特为实验心理学的鼻祖,我们不得不称比内为心理智力测量的鼻祖。”波林说:“19世纪80年代是高尔顿的10年,90年代是卡特尔的10年,20世纪头10年则是比内的10年。”(六)心理测量的蓬勃发展与应用❑智力测验的发展▪比内-西蒙量表——斯坦福-比内量表(个体测验,比率智商)▪叶克斯(Yerkes):陆军甲种测验、陆军乙种测验(团体测验,1917~1919),20年代智力测验运动的狂热▪斯皮尔曼的因素分析法研究智力结构,提出“二因素理论(G因素,S因素)”,瑞文根据G因素编制瑞文推理测验(30年代)▪韦克斯勒编制韦氏智力量表(40年代~60年代)(离差智商)❑能力倾向测验的发展特殊能力测验(音乐、文书、机械、美术,20年代)❑成就测验的发展桑代克编制了第一个标准化的教育成就测验,因此被认为是教育测验的鼻祖(20世纪初)。凯利、鲁奇、推孟编制斯坦福成就测验(1923)ETS(Educ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