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标点符号1.逗号•逗号的形式为“,”。•句子内部主语与谓语之间如需停顿,用逗号。例如:•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就被称为天下奇观。•句子内部动词与宾语之间如需停顿,用逗号。•如:应该看到,科学需要一个人贡献出毕生的精力。2.顿号•顿号的形式为“、”。•句子内部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用顿号。•如:a.吴苗苗、王敬雪、高佩佩、杨雨梅是我们班的三好学生。•b.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都是几何图形。•c.葡萄一大串一大串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3.句号•句号的形式为“。”。句号还有一种形式即一个小圆点“.”,一般在科技文献中使用。•陈述句末尾的停顿,用句号。如:•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语气舒缓的祈使句句末尾也用句号。•如:请你稍等一下。4.问号•问句的形式为“?”。•疑问句末尾的停顿,用问号。如:你吃饭了吗?•反问句的末尾,也用问号。如:难道你还不交家庭作业?•设问句中间的停顿,用问号。如:这学期谁考了第一名?是吴苗苗。5.冒号•冒号的形式为“:”。•用在称呼语后面,表示提起下文。如: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上午好!-------·用在“说、想、是、证明、宣传、指出、透露、例如、如下”等词语的后边,表示提其下文。如:老师说:“放学后先回到家,把家庭作业完成。”5、冒号•用在总结性话语的后面,表示引起下文的分说。例如:青溪小学一年级有五个班:一(1)班、一(2)班、一(3)班、一(4)班、一(5)班。•用在需要解释的词语后面,表示引出解释或说明。例如:游上海动物园•日期:2009年11月26日•时间:上午7:30---下午3:00•集合地点:学校操场。6、引号•引号的形式为双引号““””和单引号“‘’”。•行文中直接引用的话,用引号表示。如:周恩来清晰而坚定地回答:“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这句名言是毛泽东说的。•需要着重论述的对象,用引号表示。如:古人对于写文章有个基本要求,叫做“言之有物”和“言之有序”。“有物”就是要有内容,“有序”就是要有条理。•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也用引号表示。如:上课时,个别同学爱讲话,耍“小聪明”。•引号里面还要用引号时,外面一层用双引号。如:许伟问:“老师,‘耀武扬威’是什么意思?”“收豆子、红薯的时候,獾正肥哩。肉香、油多。俗话说‘八斤獾肉七斤油’啊!”7、省略号省略号的形式为“……”,六个小圆点,占两个字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