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使我屈服。--贝多芬音乐巨人贝多芬路德维希·凡·贝多芬(LudwigvanBeethoven,1770—1827)德国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他一共创作了9首编号交响曲、35首钢琴奏鸣曲(其中后32首带有编号)、10部小提琴奏鸣曲、16首弦乐四重奏、1部歌剧、2部弥撒、1部清唱剧与3部康塔塔,另外还有大量室内乐、艺术歌曲、舞曲。贝多芬是“集古典主义之大成,开浪漫主义之先河”的伟大音乐家,这些作品对音乐发展有着深远影响,因此被尊称为“乐圣”。生平4岁开始学习音乐;8岁登台演出;10岁开始作曲;11岁担当戏院乐队成员,两年后成大风琴手;12岁任宫廷首席小提琴手;1787年起任音乐教师;1792年定居维也纳,三年后出版第一部作品;1796年双耳失聪,但从未辍笔。他与海顿、莫扎特一起被后人称为“维也纳三杰”。他创作的音乐作品有《月光奏鸣曲》、《C小调第5交响曲》等,他的九部交响曲全都在维也纳举行了首演式。1805年,他唯一的一部歌剧创作《费黛里奥》也在维也纳的国家歌剧院举行了首演。贝多芬被后人认为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交响曲作家。他的《英雄交响曲》充满了激情。主要作品交响曲9部;《普罗米修斯的生民》、《爱格蒙特》等序曲;钢琴协奏曲5首;小提琴协奏曲一首;其他协奏曲5首;钢琴奏鸣曲32首;小提琴奏鸣曲10首;钢琴三重奏12首以及七重奏等各类室内乐共70余部;歌剧1部《弗黛里奥》;另有神剧1部;弥撒曲2首等许多作品。他的作品受十八世纪启蒙运动和德国狂飙突进运动的影响,个性鲜明,较前人有了很大的发展。贝多芬是世界艺术史上的伟大作曲家之一,他的创作集中体现了他那巨人般的性格,反映了那个时代的进步思想。正由他的英雄性史诗般的交响曲创作,恰恰符合了这一革命时期人们的精神需求,所以贝多芬的音乐在当时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接受与肯定,人民也将“乐圣”,“欧罗巴之巅”的称号赋予给伟大的贝多芬先生。评价1803年的贝多芬贝多芬塑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