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下载网址http://jiaoxue5u.ys168.com/《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科学探究”的目标系列,通过实验和观察认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和分析概括、创新能力。主要通过让学生运用多种方法和常见材料来“制造声音”,并对发声的物体与不发声的物体进行观察、比较,就观察到的现象进行积极思考,建立起“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的初步感性认识。最后从正反取证,验证假设,培养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特别是让学生经历了整个探索求知的过程。学情分析:每个学生对声音都有一定的了解,有着不同的生活经验。对于每个人来说,我们无时不刻生活在声音的世界之中,对声音有着最直观的感受,有些学生还通过不同的信息渠道获得了一些声音的知识。但是熟悉的现象并不一定引起学生的关注,学生并不会花很多时间去探究声音的更多奥秘。这恰是我们教学有价值的地方。教学方法的分析:“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属于探索性实验,从教学进程来分析,对于四年级的学生的认知水平来说,这种实验并不适合大步子教学,四年级的学生从接触科学到现在,他们经历的观察活动比较多,验证性实验比较多,而对探索性实验在三年级下册学生有了初步涉及,但教学期望与实际效果有一定距离,为此,本课宜采用层层推进的方式设计教学。教学目标:1、运用多种方法和常见材料来“制造声音”。2、通过观察比较物体发声时的状态,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3、通过探究活动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体会到各种自然现象都是有规律的。教学重难点:重点:从多种事实中概括出物体发声的规律。难点:通过观察、比较,将声音的产生与物体振动建立起联系。解压密码联系qq1119139686加微信公众号jiaoxuewuyou九折优惠!淘宝网址:jiaoxue5u.taobao.com免费下载网址http://jiaoxue5u.ys168.com/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实验记录表、队鼓、盐、、泡沫小球、水、烧杯(两只,其中一只装水)饮料瓶(两个,其中一个装入一些泡沫碎粒)2、学生准备:保鲜袋、尺子、橡皮筋、铅笔盒等教学过程:课前活动,激发兴趣。1、上课之前,让我们一起唱首歌,好不好?(播放《假如幸福你就拍拍手》,鼓励学生跟着做动作)。2、接下来做一个抢答题,看谁说得多,说得快:从走进教室到现在你都听到了那些声音?一、激情导课1、导入课题1)、同学们,在我们周围,每天,都有各种各样的声音伴随着我们,轰隆隆的雷声提醒我们下雨了,叮铃铃的铃声告诉我们上课了,吵闹声使人烦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