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mi的世界,其它资料请进入https://shop104408049.taobao.com/第二节定量认识化学变化第三课时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从定量的角度进一步理解化学反应。(2)通过对化学方程式计算的练习,掌握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格式、步骤,培养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基础上,进行简单的计算。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认识定量研究对于化学科学发展的重大作用。(2)了解利用化学方程的简单计算在日常生活和实际生产中的重要意义。二、学习重点: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的计算。三、学习难点:在利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中,深刻体会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及化学方程式的涵义。四、预习导航:[想一想]:(1)12g碳与足量的氧气完全反应可生成______g二氧化碳;(2)6g碳与足量的氧气完全反应可生成_______g二氧化碳。由此可见:化学方程式表示反应前后各物质的相对质量的关系,即反应中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_____各物质的相对分子(原子)质量(或总和)之比。(填=、>或<)[算一算]:工业上,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3)可制得生石灰(CaO)和二氧化碳。如果要制取10t氧化钙,需要碳酸钙多少吨?五、学习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复习提问:1.以氯酸钾受热分解为例,说明化学方程式的涵义。2.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并求各物质的质量比:(1)H2+CuO(2)Zn+HCl--(讲解)根据化学方程式的涵义,在氯酸钾受热分解的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为:2KClO32KCl+3O2↑245:149:96同样在(1)H2+CuOCu+H2O2:79.5:63.5:18(2)Zn+2HCl===ZnCl2+H265:73:136:2以上说明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是成正比例关系。因此,利用正比例关系根椐化学方程式和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可求生成物(或反应物)的质量。(二)合作探究,展示交流:学习任务一:知道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格式1、投影:加热分解31.6g高锰酸钾,可以得到多少g氧气?备注以旧导新,提供新旧知识的联系,创造知识递进的坡度;借助导入为学生学习新知识提供必要的背景知识,促使新旧知识建立起实质性的联系,将学生引入到预定的教学任务和程序中来。也是出于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发展学生观察识别能力的需要。ammi的世界,其它资料请进入https://shop104408049.taobao.com/2、教师板演,并讲解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格式。学习任务二:巩固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试试你的眼力]:下列练习对吗?如果不对,将其改正。31克磷在氧气中完全燃烧,需...